无法为法律所承受。既然我们承认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在同一体系内逻辑上,就 无法再认同债权人的债务不履行之损害赔偿请求权,反之亦然。该说取向生活实际的态度, 的权利。近世,在大陆法系该制度已发展成与侵权损害赔偿、违 约损害赔偿并列的法律救济方式,于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等场合均有适用, 适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102.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公平原则,应当赋予义务人及其利害关系人涂销预告登记的权利。1依台湾土地登记规则,保全的债权请求权,因撤销、契约解除、混同、清偿或其他事由消灭时,登记 涂销之。2德国民法还规定了预告登记债权人的公示催告制度。其民法典第887条规定:请求权被预告登记保全的权利人下落不明时,如此情形符合第1170条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66.html -
了解详情
自治,而代之以以裁判为目的的规范性意思。那么,如果这种解释已经完全背离了当事人的意志,应当通过撤销制度来维护意思自治的完整性。 关键字: 合同解释,契约 债权人未确定答应承认,在发生疑问时,承认人对债务人负有对债权人及时清偿的义务。我国合同法也较多地采用这种方式,例如,我国合同法第62条规定∶当事人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3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取消。[16]2.商事事件。目前主要是公司法规定的事件,这类非讼事件相对较多,具体指股东会决议的撤销、[17]许可阅览公司账薄、[18]公司解散 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逾期没有成立清算组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成员。 [21]参见公司法第181条第1款:公司清算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19.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2页。 [10] 台湾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了诉讼参加制度,即:就两造之诉讼有法律上利害关系之第三人,为辅助一造起见, 彭志鸿:《论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载《律师世界》2000年第2期,第6页。 [17] 参见周美艳:《代位权:能否成为解决三角债的良方》,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72.html -
了解详情
买受人的债权人的结果是明显不当的;同时无因性保护第三人的功能,因公信制度的确立而被减杀。无因性原则使原权利人在债权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58页。 [5] 崔建远:《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J),www.civillaw.com [6]孙宪忠:《物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02.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行为的物权行为,认物权变动为债权行为(如买卖合同)履行的后果,债权行为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当然影响物权变动(买受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中国 担保权实行、企业合并或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时公司所有的全体财产,享有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的权利。 (三)完善质权制度,增设营业质权 物权法草案第八章质权,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11.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必须承担甲无资力等风险。因此有必要对乙进行更为直接的保护。日本民法第467条以债权人的通知或债务人的承诺作为对抗要件,在债权让与不具备对抗要件的情况下, 而且对该事实没有异议。所谓异议是指可对抗让与人的事由,比如债权的消灭、债权的不成立以及因合同的撤销或解除而使得债权归于消灭等事由。但是和让与通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32.html -
了解详情
狭义之分,此文中我们仅指狭义而言。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债权人的债权,将担保标的物的权利转移给担保权人,在清偿债务后,标的物的权利再返还 可以请求法院宣告其无效,也可依赖保全制度,主张撤销权,撤销其恶意低价处理行为,还可以依破产法上的撤销权,撤销其让与担保的恶意处理行为。 其次,在实践中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29.html -
了解详情
为内容的权利,包括以财产利益为目的的撤销权,例如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而发生的撤销权与变更权。 (13)而代位申请执行的客体依据 到被告一方的看法。因为,创设代位权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保证债权人的债权不受债务人权利上懈怠行为的损害,从而允许债权人对债务人权利进行管理。尽管债务人事实上会觉得若对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