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评价意义的犯罪概念,由此也造成在诉讼制度、司法制度乃至相应配套的一系列制度的设计上出现重大差异(在我国现阶段每年约发生300多万件刑事案件的 、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页1450 [7]同上注,页1460 [8]以上论述均参见罗克辛,见前注[3],页123,133,119。日本当代刑法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1.html -
了解详情
益(保护法益)。[8]上述第一种和第三种观点均将管理制度视为法益,这也是我国通说在论述犯罪客体时的一贯主张,如通说认为毒品犯罪的客体是国家 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行为已构成生产假药罪。判决如下:被告人牛恩海犯生产假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15000元。[22]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7.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笔者提出下列具体的建议。大体而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中人员的分类和人员名称可以从3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 1.概括性名称 概括性名称是指用 社区矫正官员这样的人员和名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关的社区矫正工作由缓刑官(probation officer)承担;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关的社区矫正工作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86.html -
了解详情
交易对提高刑事司法效率的巨大功能,我国在辩诉交易问题上也开始了有益的探索,不但在理论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辩诉交易制度,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 印鉴清晰,格式规范,决定予以受理。孟广虎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人民币4万元。[39] 本判例被称为中国辩诉交易第一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6.html -
了解详情
在报应层面为累犯的从重处罚寻找根据。在我国的刑法学语境中,报应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德国的相应论述则在作为量刑基础的责任[2]这一概念之下 的强化并不以自由刑的执行为前提,因为罚金刑、缓刑甚至单纯的有罪判决,都足以强化违法性意识,但当前的累犯制度都以自由刑的执行为前提。在制度层面,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5.html -
了解详情
在报应层面为累犯的从重处罚寻找根据。在我国的刑法学语境中,报应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德国的相应论述则在作为量刑基础的责任⑵这一概念之下展开 的强化并不以自由刑的执行为前提,因为罚金刑、缓刑甚至单纯的有罪判决,都足以强化违法性意识,但当前的累犯制度都以自由刑的执行为前提。在制度层面,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21.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的循环论证。 三、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基本内核之合理性 通过前文的论述,在了解到社会危害性理论所存在的问题之余,我们更要挖掘社会危害性理论的 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我国刑法在第72条、第81条还分别规定了缓刑、假释制度,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假释的要求都是判处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799.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确定合适的刑罚。我国刑法规范主要是相对确定性规范,绝对确定性刑法规范较少,主要集中于总则之中。例如,刑法第74 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这就是一 刑法规范以外的规范,即准用性规范的部分构成行为要件需要参照其他规范或者制度才能确定。 准用性刑法规范的优点是:由于这种刑法规范采取开放式的构成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83.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该学者主张刑法规范中没有授权性规范[1](p333)。 对于上述论述,笔者认为并无说服力,而且结论也值得商榷。诚然,从刑事责任的本质来看 合适的刑罚。我国刑法规范主要是相对确定性规范,绝对确定性刑法规范较少,主要集中于总则之中。例如,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这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10.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确定合适的刑罚。我国刑法规范主要是相对确定性规范,绝对确定性刑法规范较少,主要集中于总则之中。例如,刑法第74 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这就是一 刑法规范以外的规范,即准用性规范的部分构成行为要件需要参照其他规范或者制度才能确定。 准用性刑法规范的优点是:由于这种刑法规范采取开放式的构成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