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资格是依据诉的不同而不同的。撤销之诉与请求处分之诉之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的原告可以是行政相对人,也可以是行政主体。这与 某特定个人,可以为他人甚而是社会大众之共同利益。考虑到具体受行政侵害之个人未必会提起行政诉讼,立法者承认公益社团的诉讼主体资格,允许它为其成员或社会上更广泛抽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员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国家机关在政府人事部门的管理下录用公务员的制度得到初步的确认。但是,由于人事部随后制定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还比较多地沿袭计划经济 招录机关的录用主体(被告)资格的做法仍很有市场。例如,在被媒体称为“海南乙肝歧视第一案”的诉讼中,一审法院就以被告某厅拒绝录用原告黄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35.html -
了解详情
主动咨询或由行政机关告知需要取得许可,而当事人对此持有异议,那么应当提起的是一般确认之诉。此时,由于没有行政行为作出,甚至也没有一个即将作出的行为, 所以无法 也会将其提交给宪法法院裁决。 其次,关于提起规范审查之诉的原告资格。法国最高行政法院诉讼庭庭长贝纳尔法官明确告诉我们:在法国,所有利益相关人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497.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保持非讼程序的非争议性、快捷性和形式审查性,由协议双方共同申请被规定为司法确认裁定的程序要件。这也是美国的合意裁判程序等类似司法确认程序中 普遍严格控制诉讼主体资格的传统。 民事诉讼本质上毕竟是私权诉讼、私益诉讼。就其必要性而言,如果个人本身是受害利益群体中的利害关系人,则可以作为原告提起代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80.html -
了解详情
第四条)13, 非法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争议的,可将其上级法人单位列为共同诉讼主体参与诉讼,上级法人单位承担补充清偿责任。(中院00年座谈纪要第一部分第四条) 为其股东;股份有限公司为其控股股东。说明:根据省院《关于企业法人解散后诉讼主体资格及其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一条、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725.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 一、设立公司行为产生纠纷的处理 1、设立中的公司不具有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资格。设立公司过程中,发起人以“公司”或“公司筹备组”名义从事民事行为所产生的 自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次日起算。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的处理 24、请求确认股东资格的案件,应当以公司为被告,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461.html -
了解详情
是代表全体股东行使权利,而是代位公司行使权利。股东原本是否具有追究违法主体之责任的资格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即股东的充分代表性并不是重点,只要公司具有 而运用于公司法领域。全体股东被视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集团,而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股东只不过是作为这个集团的代表而提起诉讼。 其次,从近年来日本立法的变化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72.html -
了解详情
,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4]。其中,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成为原告起诉的要件之一,同时也是审判机关识别当事人的准绳。具体而言,作为一个 讼争案件有利害关系,大多数法律对此缺乏明文规定和具体解释,从而直接影响利害关系人诉讼主体资格的生成,进而影响其合法权益的实现。正如一位前司法高层人士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4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同一性质的普通共同诉讼。[3]1999年最高法院颁布的《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确立了代表人诉讼制度。如果案件的原告为五人以上,应当 了案件的群体性特征。 如果在个体利益微小的场合把代表资格赋予广泛共享此利益的主体,群体原告或团体原告是必要的机制。尽管如此,代表的适当性问题就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78.html -
了解详情
再次组织进行民主方式修改分配方案,原告等人遂提起本案诉讼。 法院认为,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共同所有。本案双方诉争的土地 被定位于一级人民政府的事务性机构,而非拥有行政管理权能,且具有独立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16]它代表人民政府受理人民的来信、来访,是窗口部门;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