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退市的实质标准,还应该进一步具体化。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种契约行为,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是平等的法律主体,公司上市和退出必须遵守双方签订的协议, 标准制定出了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 通过与我国比较分析,发达国家退市标准规定了很多量化标准,并同时采用时间和资本的双重标准,比我国单采时间标准更为科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7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共同犯罪概念是以主客观相统一为基础的。在认定是否构成共犯时要综合分析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要件,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在认定共同犯罪的时候 无疑共同犯罪也有双重行为,即犯罪的个人行为和共同犯罪的整体行为。在犯罪性质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整体行为。如果共同犯罪行为整体上具有某种身份犯罪的客观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32.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是良好信义不允许同一东西被人要求两次。同时,作为与一事不再理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也被认为起源于罗马法,罗马法中一事不再理原则和 在大陆法系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中确定下来,德国基本法第130条规定了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为,受到普通刑法多次刑罚,日本宪法第39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同一次犯罪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9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是良好信义不允许同一东西被人要求两次。同时,作为与一事不再理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也被认为起源于罗马法,罗马法中一事不再理原则和 在大陆法系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中确定下来,德国基本法第130条规定了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为,受到普通刑法多次刑罚,日本宪法第39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同一次犯罪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89.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功利主义的双重考量。遵循这一逻辑分析死刑案件被和解的内在构造,一方面不难看出以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为内容的刑事和解并不必然使受到犯罪行为侵犯的法 第1期。 [63]前引[4]。 [64]有学者认为,综观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惩治腐败犯罪的种种措施,最成功的莫过于权力制衡。权力制衡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权利(第8条)。这些规定的后果在于:它彻底的完成了对人的市民-公民双重身份的划定,市民所享有的私权并不以公民的资格为前提,而是基于自然人的 。这些知识话语确认了西方人对事物的一种理性的认识,它们与权力机制复杂的交织在一起,一面对非理性的行为和知识进行控制,一面再生产自身。 福柯将西方人文科学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4.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批准逮捕。2006年12月26日,澳门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务厅警务人员发现,入境人A的身份数据与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发出的红色通告内要求缉捕的人 行为的否定评价,因此,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应当坚持双重犯罪原则。[14] 亦即双方法律对该种行为都做出否定评价是实现案犯移交的基本前提。[15] 还有认为该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4.html -
了解详情
等款物;是否用诈骗的财物进行非法活动等等。同样的方法可以准确分析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内涵与外延,不再赘述。 4 体系解释协调法 体系解释,一般是根据刑法条文 罪刑法定原则双重机能之所在。其周延性避免了挂一漏万,凸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适应性,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具有同等性质和同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受到同等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0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务。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单位组成人员的业务活动行为既可能是单位行为,也可能是他个人行为。因此,单位犯罪作为一种社会客观存在的犯罪现象,与自然人犯罪一样 的内在动力,即回答为什么实施单位犯罪的主观要素,表明单位为什么要犯罪的心理起因,比较抽象,起的是推动犯罪实施的作用。二者在心理态度中所处的层次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8.html -
了解详情
降低了股东之间相互监督的成本,因为它使得股东身份与其他股东财产之间毫不相干,避免了股东去监督其他股东的行为导致的成本浪费。(3)可以更有效地 请求权和公司重整请求权等。 [14] 无限责任说主张,股东个人直接对债权人负责。 [15] 双重责任并存说主张,在公司中,有限责任股东和无限责任股东同时并存,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1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