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资本主义大陆法系国家在民事立法中基本抛弃了罗马法上的动产抵押制度。无论是《法国民法典》还是《德国民法典》都在物权法领域确立了物权公示原则,既而形成 信原则,在理论上破坏了物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实践上也会对动产交易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于是,我国《担保法》对不动产抵押权采用生效要件主义,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44.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104]换句话说,你自己就是一个目的!-这构成了法律的起点和终点。二、私法理念对制度形成的影响实际上,将自己就看成一个目的或者是以私的本位为私法 法私法发展的精神家园。参考文献:[85]转引自[美]詹姆斯高德利:《法国民法典的奥秘》,张晓军译,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1.html -
了解详情
3. 这些协议是以妨碍、限制或者歪曲竞争为目的,或者能够起到这种后果。要判断一个卡特尔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首先应当界定市场。反对限制竞争法中没有关于市场 的概念。在实践中,若将卡特尔合同按照德国民法典的含义去解释,就会大大限制卡特尔法的效力。这可由1970/1972年焦油染料案加以说明。[2] 196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3.html -
了解详情
备,法律制度也相对稳定。如果知识产权法强行纳入民法典之中,将有损于民法典的安定性。何况,民法典也不必追求全面规制,我国采民商合一体制,几成定论,在民法典 相当的社会功能,但其作用远逊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对社会公益的影响。因此,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如何寻求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为知识产权法诞生以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6.html -
了解详情
目标。但是,如果我们据此认为,原因理论仅存于法国民法典中,那将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把合法原因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但 是必要的,但仅此一项经常又是不充分的[1](P108)。必须注重对价(原因)对合同效力的影响,而这一点在我国司法实践和学理上甚至被忽视了。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1.html -
了解详情
等于合意的狭隘思想。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对习惯效力的规定,该法不仅在总则里对习惯的效力作了概括规定,而且在分则(包括在奉行物权法定的物权 偏见和立场而已。[37]也许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民法典》撤销了第6条关于宣告这两种人为禁治产人的规定,并相应地修改了第104条关于其行为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8.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民法通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民法是私法的一部分”,“德国民法典是德国私法的基础”。(1)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也大都持有相同的看法。(2) 公法和私法的 。而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行政主导,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干预。尤其是受苏联的影响,我们始终不承认私法,以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87.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一些客观不足将导致一些案件审理难以适用,因此将对案件审结时效构成严重影响。我国的《民法总则》在正式实施之后,可能也会遇到上述情形,对此该法并没有 指导性现实案例以及领域学说。较与德国的立法进程相比,我国民法典的部分功能作用显然被相关的司法解释所替代,而立法机关可能对后续的相关司法解释出台早就认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032.html -
了解详情
]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立法的成功经验,均对民事自助行为入典不无借鉴作用。 鉴于我国《民法通则》在颁布时,受大陆法系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在一个讲究法治的国家里, 设定为侵权构成要件的。[9]如《德国民法典》第847条和第823条第1款、《瑞士民法典》第28条、《法国民法典》第1383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2858.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制度, 其肇始于古罗马法, 系统形成于德国民法典。我国现阶段的三级制划分制度, 最早见于《德国民法典》, 规定享有限制行为能力者, 原则上虽可 的立法者受到民法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规定的影响, 又怀着一种没有与时俱进的想法, 把保护未成年人, 这种人文关怀, 当作万金油似的理由, 统统拿来解释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1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