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时犯的行为都发生在旧法适用期间,而结果在新法实施后才发生。例如,某甲故意伤害某乙,于1997年9月30日用锄头致某乙头部重伤。某乙由于颅内脑溢血,经 责任。所以,对于上述案件中王某某的行为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的人实施了如故意杀人、强奸、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552.html -
了解详情
把救助的对象限定在暴力犯罪所引起的对人的生命、健康的损害。最为典型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对象就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犯罪案件的被害人。如美国、英国、新西兰 ,主要有:国家责任论;宿命论;社会福利论;社会契约论;政府利益论;社会防卫论;司法改革论;社会保险说等。由此也可以看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具有相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298.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的是过失(negligence)这一事实构成。过失案件构成侵权案件的主体。在这些案件中,过失不是被作为过错的形式来理解的,而是被理解为导致他人损害的违反 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即违法性的防卫功能是否只是附属于它的非独立功能,以致防卫权通过单纯的致害或此种危险就已经被触发?换而言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58.html -
了解详情
分析论证了三个分论点,即:①提高对刑法中正当防卫的概念内涵及表现形态的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防卫观念;②明确正当防卫中的法律价值追求,树立以社会为本位的 还要克服某些打架就是故意伤害等意识偏见,奠定思想基础,进行必要的换位思考,全面分析,将行为人的意识和认定者的意识有机结合,客观认定案件性质,只有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68.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并发回重审。在谢立强假想防卫过失致人重伤案中[171],无锡市北塘区检察院以被告人谢立强犯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辩护人以被告人的动机是正义的,主观 硬性限制于某一格内,则难免顾此失彼,因此,对于减轻幅度应以具体案件中的减轻情节所需要的减轻的程度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该论者进而提出:对于法定最低刑为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41.html -
了解详情
列举的方式规定14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的范围仅限于刑法规定的八种犯罪,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 (2)众多学者对1997年刑法典关于防卫权的规定进行了评述。更为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见李琦:《论法律上的防卫权人权角度的观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6.html -
了解详情
许多已经适用严格责任的案件中,公众确实需要处罚疏忽的保护,以及因为假定刑罚威胁能使潜在的伤害者更细心,所以也许有可靠的理由对于疏忽和要求故意的犯罪适用严格责任 只适用于轻罪(或违警罪)范围,处以较轻的刑罚。这样,可以在防卫社会与保护人权中取得较为合理的平衡。 但是在我国,实施这项制度却没有这些合理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67.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方法。例如,我国《刑法》第295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本条中的“传授犯罪方法”指传授一切犯罪方法,还是传授故意犯罪方法,还是指传授严重的故意 观念形象的本质相一致。在上述案件中,案一中被告“将水闸门打开将鲤鱼放跑”的行为与伤害动物(鱼)的一般观念形象的本质并不一致,因为将鲤鱼放跑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06.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绝大多数是被处以较轻徒刑或者拘役,甚至管制或单处罚金。在审理案件中,检察机关对90%的案件均建议适用简易程序,法院有分歧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仅 的人身伤害仅仅是轻伤,则按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如果造成的伤害达到重伤和程度或致使工作人员死亡,则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3、妨害公务罪的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3.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在邓玉娇杀死骚扰官员案中,法院最终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而对其免除处罚。在诸多的受虐女性反抗家庭暴力杀人案件中,法院基本上都从轻处罚,判处 :因劳动纠纷、管理失当等原因引发、犯罪动机不属恶劣的犯罪,因被害方过错或者基于义愤引发的或者具有防卫因素的突发性犯罪,应酌情从宽处罚。然而,其副作用却是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3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