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第六 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466.html -
了解详情
比例高、实际服刑时间偏短的问题;201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明确了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审理方式,以 ,对抗制诉讼结构较之非对抗制诉讼结构更为成功。因此,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之间的相互制约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有效地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制约机制,关键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27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 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第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458.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规则究竟是什么?仅仅社会广泛关注能否成为确定指导性案例的充分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2条规定,指导性案例要符合以下条件:①社会广泛关注的; 济的刑事政策会有 抵触吗?如果本身就可以不判死刑,哪来限制减刑的问题?相同的质疑,也存在于指导案例第12号李飞故意杀人案中,限于篇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174.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二)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侦查工作内部制约机制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集体研究举报线索的 期间又故意犯罪,经人民检察院起诉后,人民法院仍然予以减刑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照本规则第十 章第四节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第四百一十九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46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年,但悔改表现突出,经执行机关和社区矫正组织共同考核,提出假释建议的。 (三)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以后,符合刑法第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493.html -
了解详情
、福建、广东等省相继出台对立功线索查证程序的规定。200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 立功作为量刑情节适用时,不仅可以从轻,而且可能减轻乃至于免除处罚。而减刑有起始时间、减刑的幅度、间隔等种种限制。司法机关在一般情况下,即法定期限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47.html -
了解详情
十条的修改内容,主要表现为两大内容,一是延长了死缓罪犯减刑的幅度(刑期),二是增加了限制减刑的规定。现就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关于重大立功表现 罪的情形。由于累犯体现了较高的人身危险性,故刑法明确规定应当从重处罚。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印发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也明确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452.html -
了解详情
十条的修改内容,主要表现为两大内容,一是延长了死缓罪犯减刑的幅度(刑期),二是增加了限制减刑的规定。现就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关于重大立功表现 罪的情形。由于累犯体现了较高的人身危险性,故刑法明确规定应当从重处罚。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印发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也明确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575.html -
了解详情
从单线行政审批到等腰三角对抗 201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对减刑、假释的审理机制做了改革,由书面审核改为采取 予以排除否定。而且这也与《监狱法》第34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减刑、假释裁定不当的,应当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内提出抗诉相吻合。因此,检察机关对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7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