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涉及某种对世规范的违反为前提,其目的就在于建立此一制度最起码的期待可能性, 以保留合理的行为空间.[7] 如果动辄认为债权被第三人侵害而加以过重责任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 2 条第 1 款规定,民事权益属于其保护范围. 该期待利益显然属于民事法益的范畴. 法益是于权利之外存在的,法律主体享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880.html -
了解详情
为涉及某种对世规范的违反为前提,其目的就在于建立此一制度最起码的期待可能性, 以保留合理的行为空间.[7] 如果动辄认为债权被第三人侵害而加以过重责任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 2 条第 1 款规定,民事权益属于其保护范围. 该期待利益显然属于民事法益的范畴. 法益是于权利之外存在的,法律主体享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658.html -
了解详情
为涉及某种对世规范的违反为前提,其目的就在于建立此一制度最起码的期待可能性, 以保留合理的行为空间.[7] 如果动辄认为债权被第三人侵害而加以过重责任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 2 条第 1 款规定,民事权益属于其保护范围. 该期待利益显然属于民事法益的范畴. 法益是于权利之外存在的,法律主体享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027.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处分赃物行为是构成合同诈骗罪还是属于民事欺诈,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案例4:周有文、陈巧芳合同诈骗案。[6]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 ,主要是因为事后行为没有侵犯新的法益(缺乏违法性),也可能是因为事后行为缺乏期待可能性(缺乏有责性)。例如,甲将盗窃的财物予以毁坏的行为,没有侵犯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548.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认真研究以上法律规范,从理论上厘清逃逸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性质以及逃逸行为应当承担怎样 之基本理性的不尊重,处罚犯罪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实施的逃逸行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 [4]。从刑罚处罚的角度来看,犯罪与刑罚有对等关系。在交通肇事罪之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445.html -
了解详情
不适用死刑。人性具有弱点,在激愤的场合,人们对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降低,行为人往往更易获得宽恕。加罗法洛指出:我们通常愿意饶恕 ,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56. {9}翟中东.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8. {10}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847.html -
了解详情
不适用死刑。人性具有弱点,在激愤的场合,人们对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降低,行为人往往更易获得宽恕。加罗法洛指出:我们通常愿意饶恕 ,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56. {9}翟中东.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8. {10}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829.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的法律实践。也就是说,我国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践界对于法学学者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期待,习惯上就是将其既当作理论家又当作社会工程师的!可见,我国法学理论界和 同时,在法学中的法律理论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尽可能避免自身的主观偏好与价值倾向影响其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以最大程度的可能性来完满地解释法律及其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0.html -
了解详情
,也应判处有罪。这样的结论是符合公众的刑法认同感的。 (四)紧急避险与期待可能性 在以牺牲他人生命保护自己生命的场合,按目前的主流观点是成立犯罪,因为避险 偏重程式层面,而忽略实体制度的需求。当然,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将来做更为细致的研究。 【注释】 [1](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3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74.html -
了解详情
将要带来的深刻变化,本文对于犯罪论体系中的行为理论、过失责任理论以及责任的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若干适应性考量。强调网络虚拟行为的社会重要性;认为应当通过增加结果避免义务 且有无尽避免结果发生之义务。由于危惧感虚无缥缈、似有若无,将预见可能性抽象化,在预见义务上的要求更甚于旧过失论,几与严格责任无异。新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