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参见《日本民事调停法》第1条规定:当事人在相互让步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解决有关民事纠纷为本法的宗旨。 [7]See Richard Clayton and Hugh Tomlinson, Fair Trial Righ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6.html -
了解详情
某人民法庭凡采取财产保全的案件,全部实现了调解结案。 8.求同存异调解法。有些民事纠纷案件难以完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对此,该院法官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和 阶段,在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层面而不是法律义务上,法官都应当促成当事人和解。因为,一旦法官以当事人的立场来看问题,一旦法官了解和掌握了当事人的想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7.html -
了解详情
在审前程序中的权能划分,为两种权能的结合寻找有力的黏合剂,形成解决民事纠纷的互动机制。但是,我国审前程序的设立毕竟意味着法官与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在 ;四是可以采取灵活的调解形式和方法,有利于调解协议的达成。 总之,审前调解应进一步向当事人自身主导的和解倾斜,一般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法官重在指导,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3.html -
了解详情
超过举证时限所提交的证据材料构成证据失权,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是,民事诉讼以解决私权纠纷为目的,民事纠纷的私权性质决定了当事人自主,因此在民事诉讼中应 形成于诉前;而撤诉期间变更的合意形成于诉中;管辖协议,仲裁协议形成于法院外,诉讼上和解及调解协议则在法院内形成。(4)诉讼契约的并非必定是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78.html -
了解详情
以一种尊重当事人合意的契约理念为指导,有意识地使民事纠纷的解决在制度层面植入当事人的主导性因素,使得民事诉讼程序因为当事人的主导性和自治性的增加而具有时代 。[6]应当指出,诉讼契约化的进程加重了诉权的私权色彩,诉讼契约与仲裁协议类似,当事人的自治性与自主性得到极大提高,但诉权作为一种程序选择权仍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0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规范所遵照举行。 (二)开庭审理是为解决案件实体纠纷问题,而民事执行听证会是为解决实现实体纠纷胜诉者债权权利程序问题。 (三)开庭程序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的原则,并且就辩论阶段的焦点问题明法释理,尽量争取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若达不成执行和解协议,合议庭应即进行评议(因为仅有1个月的办结执行异议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186.html -
了解详情
的帮助,使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解决刑事纠纷。[2] ( P113) 与此相似的一种观点认为, 还应该补充上对于和解协议, 由司法机关予以认可并作为对加害人刑事 种以向国家交纳金钱的方式免除刑罚的制度, 是国家制度上所承认的刑罚不平等。而刑事和解制度是将民事上契约自由的精神创造性的运用到刑事司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54.html -
了解详情
公了而言,是民间相对于诉讼双方自行和解行为 一种俗称,既包括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也包括刑事案件。简言之,私了是纠纷双方不经过国家专门机关,自行协商 。犯罪人的悔过、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都是刑事和解中犯罪人承担责任的形式,都是和解协议的重要内容。? 2.3 刑事和解的国际环境? 2002年4月,联合国预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08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绝大多数。如果充分利用好先行调解制度,将对提高案件审理速度、及时化解民事纠纷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此《若干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所公布的于 又耗时、费力,浪费法院的审判资源。新公布的《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作出相应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委托单位或个人从事调解活动。对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83.html -
了解详情
附带民事案件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特殊制度,是促使双方当事人和解的一种结案方式和诉讼活动,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和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翟某的经济损失,并取得了原告人的谅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其次,确定赔偿数额。虽说遵循调解自愿原则,但审判人员居中调和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