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院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在不违反当事人自愿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确认协议的法律效力,使调解 这既有益于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也有益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减少本可以避免的麻烦。 1992年推行市场经济以来,行政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建立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中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0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2、由于撤诉与调解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如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以调解结案的当事人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以撤诉 的变革》第 369 页至 370 页,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8 年版。 ④ 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89.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协议完全具备民事合同的特征和性质,应当依法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 1、人民调解协议内容和形式上成立的有效要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衔接起来,即人民法院可以应当事人的申请,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根据当事人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制作民事调解书,当事人可以以此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仲裁制度为这种调解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11.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由法院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在不违反当事人自愿和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确认协议的法律效力 年第1辑P218--222 [1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二项 [12]郑艳:《私法原则在行政合同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3.html -
了解详情
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医疗纠纷;劳务合同纠纷(包括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 进程,确立诉前调解的法律地位。 对诉前调解案件的适用范围、原则、主体、期限、程序、调解协议效力的确认等作出具体的规定,明确法院在诉前调解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7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设置障碍。而且这类案件达成调解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诉讼调解贯彻自愿原则,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弱化法官的干预。因此,法院查处难度较大。在民营经济发达 所有的利益损害情形呢?笔者认为,回答是否定的。 权利被他人间诉讼的裁判效力所侵害,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程度,法律对于可能因他人间诉讼受到某种影响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9.html -
了解详情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 重视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不再把诉讼看做纠纷解决的唯一途径,如今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在我国,以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作为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通过法院的裁判维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2人民调解是以非对抗性的方式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和争议。 1/人民调解在程序上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587.html -
了解详情
,切忌成为变味开 庭,交换结果非因法定事由不能回复,使证据交换的交换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为了能够使证据交换充分发挥其效能,还应当明确适用 ,原则上应不予采 纳。 (四)庭前证据交换与庭前调解。 目前有很多法院都设置了庭前调解机制,目的在于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讼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7.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申请,法院对和解协议审查后认为成立的,应当制作和解书。和解书的内容包括:案由、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解协议的具体内容、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和解书 理由中也已将诉讼和解作为一项制度规定,并且明确与法院调解双轨并存。当然,笔者竭力对诉讼和解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57.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5]而民事再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 。[12] 笔者认为:从程序方面讲,法律制定出来本身就要得到遵守,民事诉讼法对法院调解的程序作出规定,其本身就意味着法院和当事人应当遵照执行,因此专门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