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违反职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法利益,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碍国家对国家工作人员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犯罪者,行为也,一个行为,则构成一个犯罪,一罪数罪之标准,唯有以行为之数定义。[ii] 第二,法益(结果)标准说,这种观点认为,应以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5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尽管论者未作进一步揭示,但顾名思义应是指已经过法院审判,被依法认定有罪的犯罪人。笔者以为,从此角度来界定赦免,显然过于偏狭地理解了赦免之含义。 多元化功能,因此赦免权即同时包含着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之意蕴,这也正是权力制衡之当然结果。如果将赦免之功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便会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86.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意图,也不符合民众心理。这种做法对有效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和制约司法机关的权力滥用,特别是对防止和克服逼供、诱供极为不利。 基于这一原因,笔者认为, 不赔偿的借口。因为, 在此关于不认为是犯罪的认定完全是由司法办案机关自由裁量的, 笔者认为不认为是犯罪的标准如果完全由司法办案机关自由裁量,是很难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1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加以规定,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1]在大陆法系国家,程序法定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共同构成了刑事司法领域 进入审查起诉阶段,进而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由于对各种处理结果的条件没有规定,导致处理结果非常混乱。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公诉处《2003年2004年全省撤回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27.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最高行政法院97年度判字第651号判决,上诉人以创设共有之手段脱法逃税,结果败诉。还有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6年度诉字第418号判决,原告继承遗产四亿多元,不服北 )。李圣杰着,〈洗钱行为的认定〉,《台湾本土法学第85期》(2006年8月)。李圣杰着,〈洗钱罪在刑法上的思考〉,《月旦法学杂志第1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05.html -
了解详情
的,都是错案。就民事、经济案件而言,主要是指事实认定错误这一观点并不妥当。因为审判方式改革的结果是以证据为根据而不是以事实为根据,这样,符合 不公,一般不发生刑事责任。但因徇私枉法而导致裁判民事、经济案件的裁判不公,理应受到惩戒。 第二,滥用职权、违反程序、恣意裁判。某些法官在审判活动中超越甚至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66.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制度不再使用,相关内容纳入不起诉,这就扩大了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以往的不起诉制度的表述及其性质的认定已不能继续沿用。这就需要我们重新界定不起诉的 审判制度”,也称“准用起诉程序”。告发或告诉人对滥用职权罪及公安调查官滥用职权罪,不服检察官作出的不提起公诉的处分,可以请求法院审理该案。德国在起诉中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1.html -
了解详情
的,都是错案。就民事、经济案件而言,主要是指事实认定错误这一观点并不妥当。因为审判方式改革的结果是“以证据为根据”而不是“以事实为根据”,这样, ,一般不发生刑事责任。但因徇私枉法而导致裁判民事、经济案件的裁判不公,理应受到惩戒。 第二,滥用职权、违反程序、恣意裁判。某些法官在审判活动中超越甚至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85.html -
了解详情
竞争法例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对滥用权力的不同理解将影响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滥用”可以指“无权而行使”、“超越权限而行使”和“不恰当行使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作者不这样认为,因为能够对对竞争产生限制结果的行政权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几类:一、行政机关有法律依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06.html -
了解详情
法例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8年版 第108页) 对滥用权力的不同理解将影响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滥用”可以指“无权而行使”、“超越权限而行使”和“不恰当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作者不这样认为,因为能够对对竞争产生限制结果的行政权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几类: 一、行政机关有法律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