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的行为,[39]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行为人在针对低价值法益实施故意犯罪的过程中,犯罪行为导致了另一种高价值法益处于危险状态,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 ,第74页。 [23]同注[5],第184页。 [24]蔡墩铭:《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60页。 [25]参见熊选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97.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的行为,[39]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行为人在针对低价值法益实施故意犯罪的过程中,犯罪行为导致了另一种高价值法益处于危险状态,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 ,第74页。 [23]同注[5],第184页。 [24]蔡墩铭:《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60页。 [25]参见熊选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47.html -
了解详情
化的犯罪构成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研究中不可回避也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欧美诸国以及我国刑事立法对于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的地位都给予了 医生对于自己放弃救治另一病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可能造成的结果完全明知。若将这一主观心态认定为犯罪故意,于情理、法理无疑都令人难以接受;但若否定其犯罪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97.html -
了解详情
回避的问题,因而也是刑法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刑法理论对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且成果颇丰,但是仍有许多 件很难的事。另外应该看到,在同一过程中,针对同一个对象,行为人在坚持高位犯罪故意的情况下,实施相关侵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应该相对较高;而行为人在放弃高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1.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困扰甚至危害?第二,就操作的明快性而言,今天的德日刑法学犯罪论体系可以说是叠床架屋,单就其主观故意(过失)的判断而言,就形成了所谓构成要件故意( 而动态性不足、封闭性有余而开放性不足等不少问题,而这恰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犯罪构成理论不仅仅是刑法学术研究的基石,而且是刑事法治建设的基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41.html -
了解详情
、2005年,特别是2005年在中国出现了余祥林故意杀人案等多起死刑冤案、错案件后,死刑问题研究在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死刑,这个似乎尘封已久的 ⑽[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4-335页。 ⑾任志中:《死刑适用问题研究》,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论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27.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困扰甚至危害?第二,就操作的明快性而言,今天的德日刑法学犯罪论体系可以说是叠床架屋,单就其主观故意(过失)的判断而言,就形成了所谓构成要件故意( 而动态性不足、封闭性有余而开放性不足等不少问题,而这恰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犯罪构成理论不仅仅是刑法学术研究的基石,而且是刑事法治建设的基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8.html -
了解详情
、2005年,特别是2005年在中国出现了余祥林故意杀人案等多起死刑冤案、错案件后,死刑问题研究在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死刑,这个似乎尘封已久的 ⑽[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4-335页。 ⑾任志中:《死刑适用问题研究》,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论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83.html -
了解详情
设定行为与结果惹起行为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即足以认定犯罪故意或者过失,不存在判断结果惹起行为时的罪过问题;但在(3)、(4)两种情况下则 中国社会科学报(7),20090818:(7). [14]吴玉梅.中德金融诈骗罪比较研究以行为模式和主观要素为视角[J].环球法律评论,2006,(6).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44.html -
了解详情
为中外刑法理论所重视,我国早在80 年代初便有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硕士论文问世。但是,关于想象竞合犯的许多问题学界并没有取得理论上的共识,这直接影响到对 罪两个罪名,对两罪客体(财产所有权和供用电安全) 的侵犯主观上都是故意。 犯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形式。故意型想象竞合犯中的数个故意,可以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