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前通知的,视为合同未解除。劳动者解除合同只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必等用人单位同意。 集体合同亦称团体协约、劳动协约、集体协议,是 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签订劳动合同,则由劳动者同用人单位签订。 第六,合同的适用条件不同。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28.html -
了解详情
后果。第二十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劳动合同或者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认定 ,依照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第四十条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845.html -
了解详情
。3、追索经济补偿金引发的纠纷(1)对于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足一年,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其与劳动者未能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完全在劳动者,且用人单位 15条规定的情形外,不予支持。4、竞业限制引发的纠纷(1)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598.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 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据此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而不负违约责任。约定解约 、风险金、培训费、保证金等各种名目、数额不等的金钱。有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劳动 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强迫劳动者集资、入股,收取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定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2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据此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而不负违约责任。约定解约 押金、风险金、培训费、保证金等各种名目、数额不等的金钱。有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强迫劳动者集资、入股,收取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定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751.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 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双方之间存在无固定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6.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的解约主要是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和第三十二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 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据此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而不负违约责任。 约定解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表现。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有关法定义务,尤其是社会保险义务,与劳动者事实上建立了劳动关系,却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劳动关系就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目前,事实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自始未订立书面合同;二是劳动合同期满后未及时续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00.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关系一直是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表现。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有关法定义务,尤其是社会保险义务,与劳动者事实上建立了劳动关系,却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劳动关系就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目前,事实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自始未订立书面合同;二是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18.html -
了解详情
,与签订有合法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相比,它欠缺的仅是书面劳动合同的形式。因此,基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前述第一个本质特征,作为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报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