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少于原判刑罚二分之一的规定,该罪犯从减为有期徒刑之日起,在监狱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五年;二种是在死缓考验期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直接减为 死刑政策创造条件,即通过延长部分死缓犯实际执行期,充分发挥死缓制度的严厉性,改变以前死刑过重,生刑过轻的刑罚执行不平稳现象,又可避免产生生刑加重刑罚的误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575.html -
了解详情
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落到实处,既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在要求。刑法修正案(八)的通过,是 刑事政策真正落实到了刑罚执行中,有利于依法适用非监禁刑罚,把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者继续监禁的罪犯放到社会上执行刑罚,使监狱集中力量改造那些罪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691.html -
了解详情
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一)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犯罪率大幅上升,为缓解监狱罪犯众多而带来的高额费用,更重要的是,国会通过并投入的巨额费用并不能 其再社会化的功能才能实现。 (三)英国 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刑种及刑罚执行制度上,当时刑种的设置与统治者认可的犯罪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6.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于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之处是:从来不采取像具结不离境、拘捕债务人、负债监狱、宣布债务人破产及其他侵犯公民人身自由之类的强制措施。{6}笔者认为,社会制度不应 、软弱的执行制度会使债权长期不能实现,从而损害正常的民事流转程序,并增加社会__的不稳定因素。 (二)具体构图 加强民事执行中的刑罚适用不失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48.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检察机关依法实施监督。 (三)刑事和解与社区矫正的互动关系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 第一次飞跃,那么由监禁刑为主向非监禁刑过渡则是刑罚执行方式的第二次飞跃。社区矫正制度作为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正成为推进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7.html -
了解详情
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缓刑执行制度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 种对立观点。反对罚金刑可以适用缓刑的论者认为,缓刑是为避免罪行较轻的犯人进入监狱,感染恶习而设的,而罚金刑不需剥夺罪犯自由,故无适用缓刑的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8.html -
了解详情
改造内容最为直接、最为具体的阶段。特殊预防的效益也取决于这一阶段。 由此观之,刑罚执行阶段应以特殊预防为主兼顾一般预防,一般预防的作用是通过特殊预防实现的 加强,社会上因恐惧而不敢违法犯罪的人必然逐步减少,由此决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将会由强制性规范为主发展为以激励性规范为主。此外,对于预防过失犯罪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6.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个别化的行刑制度。纵观各国关于缓刑的刑事政策和刑法思想,规定缓刑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短期自由刑的弊端,避免那些较轻的犯罪人因关进监狱而接触恶习,形成 部门制定相关的考验程序和工作规定,协调专门民警与基层单位的考验工作,使这项刑罚执行活动真正落实到人,形成制度化和规范性,以维护法律的尊严。由于缓刑犯所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21.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395页。 [24] 罚金、死刑、没收财产等是以刑罚执行行为实施的同时使得责任消灭,而一般的刑罚执行行为都是作为过程的存在。 [25] Sue Titus Rei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84.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缓刑适用是为了促进犯罪分子改恶从善,减少刑罚执行的人力、物力、财力支出,但是缓刑价值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缓刑人员缓刑后确定 一形式来教育、感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社区服务制度,这是一种介于在监狱劳动改造和在社会放任之间的一种有效载体,即法官可以判令罪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