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失控说。认为应以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是否因犯罪分子的盗窃行为丧失了对所有物的占有权即失去控制为标准,凡是财物的所有人或者占有人,因犯罪分子的盗窃行为,实际丧失对 》(下)。五南出版社,1984年7月初版,第655页。[10]吴正顺:《论窃取罪之既遂时期》。载蔡墩铭主编:《刑法分则论文选辑》(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在特殊情况下,不具有不法取得的意图,但是又剥夺所有人的财物占有权的抛弃、隐匿、在原财物中掺人其他成分的行为,也可以视为财产毁坏 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50页。 (61)参见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6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8.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在特殊情况下,不具有不法取得的意图,但是又剥夺所有人的财物占有权的抛弃、隐匿、在原财物中掺人其他成分的行为,也可以视为财产毁坏 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50页。 (61)参见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6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2.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在特殊情况下,不具有不法取得的意图,但是又剥夺所有人的财物占有权的抛弃、隐匿、在原财物中掺人其他成分的行为,也可以视为财产毁坏 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50页。 [61]参见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6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69.html -
了解详情
了该证书。对此,大审院认为,盗窃罪、诈骗罪的规定仅适用于占有人基于占有权而可合法对抗所有人的情形,因而并不成立盗窃罪、诈骗罪(大判大正7年[1918 出版会2002年版第284页;等等。 [44]参见[日]木村光江:《财产犯论的研究》,日本评论社1988年版,第70页以下。 [45]参见[日]山口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940.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以增强认定职务范围的规范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职务侵占罪 职务 单一法益论 法益保护 单位公共权力 法律的适用需要解释,刑法解释方法奥妙无穷,但以目的论 财物的地位;在[案例4]中,乙基于清洁的工作对吸尘机具有使用权和使用时的占有权,即乙基于清洁的工作使其对吸尘机具有控制、支配的地位。两案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74.html -
了解详情
[55]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1993年5月26日亦曾表示: 承租人对租赁房屋的占有权是《基本法》第14条第1款意义上的所有权。[56]方案一和方案二 Fn.2),S.677. [48]参见温丰文:民法第四二五条修正条文评析论租赁权物权化之范围,《东海大学法学研究》2003年第19期。 [49]Vg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022.html -
了解详情
而意欲论则主张以意志因素作为判断故意的心理根据。在故意概念的演化史上,意欲论曾经占上风,但如何描述意欲则成为一个难题。我国台湾学者指出: 如何才能将意欲要素 清楚的了解,而只要求他认识到,其行为侵害了当事人对该物所享有的排他性占有权。属于行为人故意的不是对行为的推定(属于法律范畴)及其抽象的概念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6.html -
了解详情
而意欲论则主张以意志因素作为判断故意的心理根据。在故意概念的演化史上,意欲论曾经占上风,但如何描述意欲则成为一个难题。我国台湾学者指出: 如何才能将意欲要素 清楚的了解,而只要求他认识到,其行为侵害了当事人对该物所享有的排他性占有权。属于行为人故意的不是对行为的推定(属于法律范畴)及其抽象的概念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6.html -
了解详情
; [161]能够理解这些问题的,也常常仅是对此十分精通之人士。 [162]为了弥补基于物权请求权产生的矛盾,德国学者不得不创造所谓他主占有人超越占有权说, [163]尽管如此,大大小小的解释争议没有断过。 [164]1929年通过的我国民国时期的民法典基本继受了《德国民法》规定的物权请求权的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