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客观标准。 根据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的研究,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在欧洲古代法律中的确有贵重和低贱的不同,但其实在罗马法上,这一区分并无尊鄙的 的财产其价值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不动产的价值。因此,现代民法在摆脱对不动产的绝对优越的调整的同时,应当加强对动产的关照。 变化之二,动产的形态日益丰富多彩。 科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04.html -
了解详情
在信托制度完善和构建中的影响。虽然罗马信托思想所蕴涵的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规则和原理存在很大的背离,但其中的个别方面依然对现代信托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的形式是郑重其实的、程式化的;它的意思表示是典型的[4].因此,为了回避市民法对转移遗产的严格性要求,人们便利用遗产信托的方式。不过,需要说明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47.html -
了解详情
。[19] 上述八种权利本质观在我国法学界(特别是法理学界)有较大影响,以致于中国学者对权利本质的界说要么是对其中之一的肯定或赞同,要么是对 的未来预设:“非人可人”与“人可非人”。在古代奴隶制社会,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是奴隶主个人的私有财产,是现代意义民法上的“权利客体”,亦即奴隶社会是一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81.html -
了解详情
根本作用的是罗马法的身份规定。几千年来,我国的民法落后了,主要症结也在身份规定。中国近代有所谓“体”“用”之辨。“体”就是法律的身份规定。“中体西用”说 法的工具。而要理解罗马法的身份规定及其意义、影响,关键是理解罗马法的身份规定的基本范畴— 人格。 现代汉语中的“人格”一词,是多义词,在伦理学中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09.html -
了解详情
十分有代表性的立法例,它表明,现代民法虽已有人格权的规定,但它与其他权利的性质是不同的,这里的人格权是一种对人格伦理价值的“内在于人”的保护方式。 调整的是社会关系、是权利义务关系,并不是调整”权利“本身,任何法律都不可能直接影响”权利‘’的性质。同样道理,私权上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也受公法性质的刑法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71.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典统一中国! 第二,从历史维度。我国民法学者能够古代法至现代法典中进行研究,但是许多基本的含义上因为历史的变迁多有不同。例如,“权利”在法国民法典中是 权利,到了德国民法典中受到日耳曼传统中的团体主义的影响,权利的主体包含团体权利。二战以后,现代民法的权利概念是个人权利为常态,社会公共利益为非常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21.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的原则,从而使罗马民法所确立的各种私法法律关系体系、制度、概念和原则富有深刻的法理性、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不仅使罗马法达到了古代法律发展的高峰, 诉讼原则,在罗马法中体现的也很明显。罗马法的形式化运动对现代西方理性法律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虽然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并非全部渊源与罗马法,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0.html -
了解详情
资料。当然,更多的资料可能是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资料或成果。有学者按照受现代文明和商品经济的影响程度,将中国乡村社会分为三种:一是富裕型乡村社会。这样的 法律民刑不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法制落后,那只是因为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中,法律关系比较简单,没有区分刑法和民法的社会需求。一个趋势是我们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05.html -
了解详情
和交换计算来实现法律决定的客观性、妥当性的尝试。在自由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影响下,由日本民法学者加藤一郎从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和星野英一从新自然法学说的 理由R,对结论C可以进行修正或补充(Q);SR或许还需要追加若干推论步骤;S也多半是复数的。上述法律议论图式与传统的法律三段论图式究竟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8.html -
了解详情
和适用表明,立法者为了对付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出现的新型侵权行为,加重了高度危险工具拥有者的赔偿责任。德国1952年的《陆上交通法》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抵罪”来加以救济。随着时代的变迁,诸法合体的古代法传统已被改变。现在,对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的保护,由民法、行政法、刑法分担着不同的保护区域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