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刑法规定的“恶意透支”犯罪要件,会给司法认定带来很大麻烦,主要是因为行为人申办材料的虚假性,导致银行催收失去对象,“催收不还”的要件很难适用于骗领信用卡 超额、超期的透支行为,但经发卡行催收后加以偿还的,则不能认定为犯罪;但是如果催收不还,并不必然意味着行为人构成恶意透支犯罪。在这里,“催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09.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罪过形式,多数学者认为是间接故意[1],也有少数学者认为该罪的罪过形式还包括过失[2].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出现上述纷争,主要源于对不同罪过形式理论的依赖 的存在空间。如果允许客观处罚条件的存在,则会出现行为虽符合犯罪构成但不具备客观处罚条件因而不构成犯罪的矛盾现象,使得犯罪构成要件之外还存在着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7.html -
了解详情
持此种学说。);李海东博士认为“如果行为人由于自己的行为给法律保护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危险,他就有责任保证这一危险不会转变为损害法益的现实即构成要件的 的因果进程,或者说,这种危险状态并不能对实害结果具有排他性的支配力(即还存在其他人排除实害结果的现实可能性),危险状态并不一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危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41.html -
了解详情
].见义不为之罪所体现的外在化道德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还是反道德的,它会引起社会道德意识的严重丧失[7].尽管法律可以利用其固有的威慑力迫使人们就范,或对 法定构成要件者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法律资源,其代价过高;但是如果不这样做也就可能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或者追究一部分人而放过了另一部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4.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是民主制原则不可或缺的因素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参考。根据Ely的观点,我们至少不会当然地将司法审查等同于非民主了,因此在考虑中国未来违宪审查制度设计的时候, 要求立法机关制定涉及面更为狭窄的法律来解决上述冲突。而朱、顾的翻译中如果说还能勉强体现第一层意思的话,那么第二层意思全部被译丢了。引号之后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85.html -
了解详情
获得公共权力,其危害很明显;贿选是“民主肌体上的毒瘤”(注释15) ,如果不能很好地治理贿选,势必危害整个农村选举,威胁整个村民自治,阻碍社会主义 可以通过立法将“离任审计”和“上任审计”列为村委会选举必经程序,有了“离任审计”,就不会累积财务问题,也便于追究前任村委会的财务责任;有了“上任审计”,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1.html -
了解详情
奏效,在这种情况下便有权通过公民不服从提出诉求。但在实施前还必须审慎地顾及到会不会导致破坏对法律和宪法的尊重,会不会导致对第三方即无辜者可能的伤害,会 如果把不服从的少数当造反派甚或叛国者,是对宪法精神的违背;德沃尔金则强调,如果不作这种区分而把这些持异议者定为犯罪,有良知者就将面临险境。鉴于此,他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2.html -
了解详情
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有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现在我手里拿着的这本CodeNapoleon(拿破仑法典)并没有 ,而斗争的结果是为了形成共同的规则。如果强调立法上的不平等,必然会带来立法者制定的规则的不平等。另外,还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不同的经营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4.html -
了解详情
他的策略依然是求饶和抵赖,而法官和原告也不清楚村民W会不会真得抵赖下去,毕竟采取强制措施不是上上之策。而唯有村支书明了双方的真实意图 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所型塑的自我技术(方慧容、李猛,1996)。如果说,国家的管理正是通过“自我技术”实现的(Foucault,1978;Foucault1982),那么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html -
了解详情
已在前面说过,美国宪法和民主政制是一致的;如果不是美国宪法,那么是否仅仅是哈耶克心中推崇的某一宪法,还没有在现实中实施? 在一个现代的互利性社会中,政府 那也就是8年最多10年,可是哈耶克设计的议员任期一下就是15年,这会不会使得这些议员在这么长的任期内培植自己的关系网,结果多数人暴政倒是防止了,却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