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期间,等等。而通过建立第三人撤销之诉,区分因案外人起诉与因当事人申请再审而启动的审理程序,规定不同的程序规则,有利于更为周全地保障案外人的程序 起诉与第三人撤销之诉之比较 笔者于今年5月参加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与再审制度考察团赴德考察。据德国联邦司法部官员和柏林州高等法院法官介绍,在德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070.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9条的规定,因申请再审人或者申请抗诉的当事人的过错未能在原审程序中及时举证,而在申请 的提出应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立法例,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再审新证据的提出大都要求限于对被告人有利的情形,如德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发现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6.html -
了解详情
本职工作,不能越权,不能违反法律关于司法权力的职责分配。 2将检察院再审抗诉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如果以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为标准,俄罗斯应该 使其他诉讼参与人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因此,检察机关也只能有申请再审的权利,但是否再审由人民法院决定。 3赋予当事人再审申请人地位 我国《刑事诉讼法》仅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21.html -
了解详情
会导致裁判不公,对裁判错误的纠正也是必要的,但方法上应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行为结合起来。笔者建议,案件裁判发生法律效力以后,检察院查明审理该案 .略论民事行政检察程序的目的{J}.人民检察,1999,(7). {3}李浩.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J}.法学研究,2000,(5). {4}陈桂明.程序安定论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7.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第18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第1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应当 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与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相比,抗诉监督的法定事由少了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现代化与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二是现行的民事裁定上诉审程序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因为可上诉的裁定的范围过于狭小及上诉主体单一化必然 不涉及公益的一般民事案件,检察院不能发动再审。[30]与此同时,应废除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的规定,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程序。[31] 【作者简介】 齐树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法院可以依职权决定是否合并审理。因此,对于小额诉讼中被告提起反诉,或者当事人变更、追加诉讼请求,只要不超出小额诉讼标的额的范围,都可允许继续适用小额 影响当事人上诉的权利,但如我国未来小额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其救济手段采取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则在某些方面,对我们还是颇有启发意义的。结合我国民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10.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诉讼公正。更有甚者,法院有可能因此面临卷入纠纷的危险。 (2)法院作为发动再审程序的主体有悖于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独立不仅仅旨在确保法官免受行政机关的压力或立法 讨论的做法,由二审法院审监庭审查作出终审。提起再审的时间,人民检察院暂不作限定,当事人申请为一年。「18」 五、结束语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52.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的抗诉直接针对和评价的是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而并不是帮任何一方当事人打官司。因此检察机关判断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公正,只能以审判机关在当时的 明显不妥。检察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抗诉权而引起的再审,应有别于当事人申请再审和法院系统内部监督引起的再审,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基层法院无权审理上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是十日;应当提交上诉状并交纳上诉费。由此可见,我国对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条件规定的相当宽泛,这实际上意味着任何案件,不论诉讼标的额的大小, 行使审判监督权而提起,也可以因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权而提起,还可以因当事人申请再审而开始,并同时规定了相应的条件。在这里,笔者所说的宽松条件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