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制度, 其肇始于古罗马法, 系统形成于德国民法典。我国现阶段的三级制划分制度, 最早见于《德国民法典》, 规定享有限制行为能力者, 原则上虽可 的立法者受到民法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规定的影响, 又怀着一种没有与时俱进的想法, 把保护未成年人, 这种人文关怀, 当作万金油似的理由, 统统拿来解释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3814.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制度, 其肇始于古罗马法, 系统形成于德国民法典。我国现阶段的三级制划分制度, 最早见于《德国民法典》, 规定享有限制行为能力者, 原则上虽可 的立法者受到民法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规定的影响, 又怀着一种没有与时俱进的想法, 把保护未成年人, 这种人文关怀, 当作万金油似的理由, 统统拿来解释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9151.html -
了解详情
分别考察我国《宪法》以及《澳门基本法》对于私有财产权提供的保障,如何影响行政法,期能对我国大陆和澳门未来有关私人财产权的立法和执法提供镜鉴。 一、《德国基本法》 民法所界定的所有权(德国民法典第903条),所有私法上有财产价值的权利(金钱、有价证卷、知识产权、先买权、采矿权、债权、承租人对房屋的占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957.html -
了解详情
管制为出发点,私法行为则以自由为旨归。而指令作为与禁止作为,二者对于行为自由的影响判然有别:前者不容行为人作出选择;后者则意在划定行为边界,在此边界之内,如何 ,其所涉及者,为制裁规范。例如,《德国民法典》第823条包含了两层行为规范内容:不得损害他人之物,以及,若对他人之物造成损害,须作出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991.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试图从伦理、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财产权的存在基础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以期能对我国民法典和物权法的制定提供一种带有基础性的研究基点和研究思路。 一、对 使财产权具有了人权基础。 2、财产权是人类自由意志的集中体现。 另一位对现代财产和财产权观念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黑格尔认为,私有财产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111.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不同的。物权行为理论是以区分物权变动的当事人内部的物权与债权关系,进而排除债权关系对物权关系的影响来保护第三人的,即该制度是基于当事人自己关于物权 主要的原因。学者普遍认为,物权行为理论起源于德国,为德国民法典所确立并成为德意志法系的象征。唧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在其著作《现代罗马法体系》中首先提出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40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人能够制定出一部与《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比肩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典。欲实现这一目标,妥当地进行不同类型民事法律规范的配置是一项必要条件。《 许建议,就教于诸位同仁,并为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尽绵薄之力。 一、任意性规范的配置 对合同关系当事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主要借助任意性规范。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35.html -
了解详情
某些侵权行为直接导致受害人宪法性权利如劳动权、生育权乃至自由权的丧失具有相似之处。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则已经对该基本规范已经对此明确规定。所以,法官最后以民事 直到在1994年,人格权才成为一种宪法价值的权利。[20]民法典的有关人法的内容对宪法的影响是直接的。《法国民法典》第321条子女仅在因占有与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55.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观点对德国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德国学者麦蒙森(Mommsen) 于1853年在其有关著述中强调:若合同在订立时就已形成履行不能,则该合同应被宣告无效。该观点被《德国民法典》第306条完全采纳。依据该条规定:以不能的给付为标的的契约,无效。我国台湾民法第246 条仿效德国法规定: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单个人从事某些业务或某种业务。某一单个的董事会成员被授权与一名代理人共同代表公司的,准用上述规定。此外,《德国民法典》第28、30、31条都有类似的 因此而获得利益,即使赋予公司以追认权,受趋利避害因素的影响,公司必然只会追认对其有利的行为,而否认对其不利的行为。可见,一元制片面地维护法人的利益,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