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 一、实务处理之问题呈现 (一)实务中对同案犯先后到案的附带民事诉讼处理方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全国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关于 、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19] 张丽卿著:《刑事诉讼法理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68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学研究(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0】曲婕:《浅谈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异议》,//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409/10/131150.shtml,访问于2008年9月26日。 注释: [1]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13.html -
了解详情
、医疗事故等的研究深入,学者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出了质疑,并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诉讼时效、诉讼主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大多学者只是从 年和1950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增加了这一程序,但又有许多限制,如提起民事赔偿请求的范围仅限于财产损失、赔偿最高限额不得超过3000马克、刑事法官享有对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9.html -
了解详情
查明案件 事实,对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而且更为关切自身被犯罪行为侵犯后遭受的一系列损失的民事救济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被害人来说更为现实、急速、其关心后者更甚于前者。 刑事诉讼中附带提出,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结后,向民事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须未超过民法规定的诉讼时效),还可以在刑事案件未立案时向民庭单独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63.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研究(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0】曲婕:《浅谈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异议》,//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409/10/131150.shtml,访问于2008年9月26日。 蒙庆...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73.html -
了解详情
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享有求偿权。 10、起诉期限不同。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非常宽松的起诉期限,诉讼时效限制的只是胜诉权而不是起诉权。行政管理活动的时效性 的,裁定驳回起诉。这里有必要重点谈一下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即那些人有资格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第41条将原告界定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8.html -
了解详情
。 2、行政处罚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由于被行政处罚的对象很可能成为证券民事侵权案件的被告,面对即将到来的因败诉引发的巨额赔付,被处罚对象势必 没有被处罚,但该事实被投资者所掌握,投资者在民事诉讼时效期限内有诉讼请求权。然而根据最高法院有关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前置程序的规定,没有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1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被告的争论;有在逃的同案犯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采取何种方式处理的不同论点及追诉时效上的争议等等。理论上的争论各有所长,但均不能正确、全面 民事责任相互吸收的不合法现象,解决强奸、抢劫、盗窃等案件的被害人得不到民事赔偿的问题,彻底解决精神损害赔偿的统一适用问题;有利于促使犯罪分子真心悔过,只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7.html -
了解详情
而中止审理、延长诉讼时效,甚至还常常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把具体的行政行为(如行政确认、惩罚行为)作为受理民商事案件、以及认定民事行为效力的前置条件 应采取行政权优先原则建议当事人通过行政诉讼解决然后再根据行政诉讼的结果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此观点为目前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第三种观点为行政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73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的程序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附带审理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民事纠纷,立法并无困难,但在程序等方面有待于完善。 证据方面:行政附带 个程序方面问题外,此外还存在判决方式、诉讼时效、上诉、执行等均是立法应当考虑的问题。 总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意义将随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日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