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意味着发挥法益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解释目标的机能,即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解释结论,必须符合这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确实侵犯了刑法规定的 量刑也有极大的影响。而犯罪客体事实则直接表现了社会的危害性,是社会危害性的物质载体。社会危害性的基本意义在于危害了社会性的利益[16].故犯罪客体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与成年人没有区别。没有考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与成年人的不同特点,简单的按犯罪构成来认定,使一些可以不定罪的定了罪。特别是抢劫罪,对 了有犯罪嫌疑就抓,符合基本犯罪构成的就逮捕、就给予刑罚处罚的就案办案的简单工作方法。(三)执法部门的领导对少年犯的司法保护重视程度不够。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3.html -
了解详情
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在这种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同志认为,制定法律会束缚手脚,是一种麻烦,认为有了政策就行 功能、限制功能和促进功能。例如,超期羁押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最高司法机关多次下文,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2.html -
了解详情
特殊主体,行为人具备特殊主体的身份是构成职务犯罪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是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这是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客观方面。犯罪行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 与量刑情节。定罪情节是指那些对于构成犯罪具有决定影响的情节,这些情节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犯罪构成要件。量刑情节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量刑时,据以决定处刑程度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1.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亦持否定态度。因为,如果认为单位的规章制度可以成为特定注意义务的根据,那么实际上等于说单位的规章制度具有填补空白犯罪构成的作用。这严重地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直接的侵害或威胁。而在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其行为对社会的危害需要通过自然人所实施的行为表现出来,也即单位犯罪行为的社会侵犯性具有间接性。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3.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客体的行为,就不会危害社会,也不能认定是犯罪。犯罪客体帮助我们正确地确定犯罪性质,因此,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之一。(注:《刑法学》, 提出犯罪构成的概念而出现的。早期的资产阶级刑法学理论虽然对犯罪构成的内容及其意义存着理解上的不同,但对客体就是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对象的理解却趋于一致。例如沙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90.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后果的危险,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再次,危险犯也不同于结果犯。危险犯仅以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并不要求危害 返回将巨石移开,此时火车尚在数十里之外,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尚不足以对火车造成现实危害,这时也应有存在犯罪中止的可能,而不能将行为人放置巨石后的行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8.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主张在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对“复合罪过形式”的理论主张提出了五点质疑,并对其观点进行了批驳。文章认为,如果在刑事立法 、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这两个危害结果均属于该罪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均由滥用职权的危害行为造成。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在否定复合罪过形式可成为主观要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2.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行为的有无以及发展进程和危害结果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是我们在对教唆犯定罪处罚时都必须考虑的。(2 )被教唆人是否实施被教唆罪的 着手。第二,教唆犯具有从属性,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是教唆行为的结果,只有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的有机结合才能成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在实行犯没有实行教唆犯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的各种主、客观事实情况,包括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犯罪危害、犯罪数额等等。这里的犯罪情节,不管其内容是表现主观方面 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它既包括犯罪行为对侵害对象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损害,也包括这一行为本身所带来的社会效果、政治影响等。如果在适用缓刑时,片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