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相互交易频繁,追求交易效率,讲究商业信用,如果严格要求留置财产必须与债权的发生具有同一法律关系,则有悖交易迅捷和交易安全原则,因此而设置此项但书。[2] (二 典权、传贳权与不动产质权之比较兼论典权制度的现代价值,载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出版。 [6]参见刘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897.html -
了解详情
,参照法国法的规定,增设了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之内容,其第507-1条规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之第三人,非因可归责于己之事由而未参加诉讼,致不能提出足以 应建立第三人异议制度》,载《法律适用》2003年第6期;肖建华、杨兵:《论第三人撤销之诉兼论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改造》,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5.html -
了解详情
的:契约之本质在于意思之合致(3) 实行判例法制度的英美法系,通过发现并抽象出契约法的基本原则,形成契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体系,与大陆法系的契约概念 契约的核心要素即要约与承诺,进而在当事人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民事法律关系-契约的权利义务关系或说债权债务关系。然而,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虽然契约作为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683.html -
了解详情
在判决中会不由自主地援引这个术语,尤其是遇到那些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交织的案件,公法与私法交叉的领域,更是如此。[3]也许是因为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上多 的程度与水平,对促进行政机关理性行政也大有裨益。这具有了弥补救济缺失的意义。 六、余论 益民公司案是最高人民法院自己直接运用信赖保护理论作出判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3.html -
了解详情
成文法的存在本身也 将 成为问题。因此,法律的确定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法治是否可能的问题,(注: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 页。)因此,重构合同解除制度的意义还在于提示中国民法学 界,要实现制定民法典的夙愿,必须迅速摆脱在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实证分析方面的滞后状 态,从法律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102.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又应当更换当事人,因为理论是如此要求的。笔者认为,在现行民事诉讼法已经取消更换当事人制度的情况下,要消除诉讼实践中的这一困惑,只能有赖于理论上的论证 这样一个道理:诉讼意在解决纠纷,而纠纷又源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争议,欲彻底解决民事纠纷,就必须由争议法律关系的主体参加诉讼,所以,只有他们才是正当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93.html -
了解详情
的感受。正如博登海默所指出的:当那些认为自己同他人平等的人在法律上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卑微感亦即一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贺卫方.司法的理念和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王亚新.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94,(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9.html -
了解详情
更多的产值。[13]对科斯理论的进一步解析是:在被法律上认知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的经济交往中,权利的作用在于促使相对方去实施某种交易行为,无需花费更 亦相应增加。因此,无论对英美审判方式、特别是当事人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什么程度上予以肯定,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法院审判制度的改革以及法院现代化进程中的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8.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以主张抵销权而提出反诉时,法院常常以被告所提出的反诉与本诉并非出自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法律事实为由,拒绝作为反诉受理。对此,被告只能另行起诉, 结案的司法价值。第二,法院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意识到整体意义上的法院审判可以通过对反诉制度的有效实施而提高民事诉讼的整体效益,进而降低国家为解决民事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92.html -
了解详情
中间确认判决在内,因而不能以此规定阻止民事诉讼法另行确立中间确认判决制度。 三、确立中间确认判决制度的意义 中间确认判决并非本文的创新,事实上其已存在于有的国家 具体范围包括:其一,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对给付之诉或变更之诉所基于的法律关系或权利是否存在、是否有效发生争执;其二,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对给付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