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人大采纳建议,把把这一条文删除了。 第五增加了检察院对调解书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和抗诉。原来检察院能不能对调解书提出抗诉是有争议的。这次做 (美国是九个大法官)?为什么要把案子交给最高审级呢?理论上不能交了,因为二审已经相当权威了,除非是有必要交给他们,什么叫有必要?绝对就是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3.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加以解决,但有些问题是否可以完全依靠管理来解决?显然不是!如绩效考核、两权分离[55]等尝试,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加强上级对下级的控制,促进司法公正与 案卷进行审判。当然,这取决于条件是否成熟。由于一审与二审的诸多差异,这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此外,对于其他问题,如是否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确认电子送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28.html -
了解详情
判的对不对,甚至有的副卷全是照抄判决书内容,当事人上诉后,二审法院即使看了卷宗仍然不清楚原审裁判理由。二是只说前半部分。如有的民事判决书在认定合同 。在首部通过公布审判程序,让程序有较强的透明度,不仅使当事人通过了解程序是否公正,从而增加对裁判结果正确与否的信任度,而且还强化了法官依法高效审判的意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38.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法院的复核,这又造成了不同种类罪犯在死刑适用程序上的不平等。死刑复核权回收之后,死刑判决由同一审判机构作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死刑适用标准与 应当通过发回重审方式交由初审法院解决。在排除了对大量没有争议的案件事实进行审查之后,死刑复核的工作总量就可以得到极大减轻。这样,不仅能够缩小死刑复核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3.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大部分案件,在原来高级法院二审与复核合二为一的程序之外,增加了一道程序,也就多了一次发现错误的机会,相应的可以增加死刑判决的正确性。然而,基于案件事实 被告人的行为论罪当杀,但在被告人是否年满18周岁这一点上(已满16周岁)证据有矛盾,且再行取证的条件已不具备,对这些案件亦应留有余地降格判处死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2.html -
了解详情
;在州法院定罪之后,被告人可以提出任何宪法范围内的申诉并提供任何可以对死刑平反有帮助的证据;如果被告人没能在州法院定罪后的上诉中取得平反,他 又是死刑复核机关。为了提高办案效率,高级人民法院在维持一审死刑判决后,不再进行死刑复核,直接以二审程序代替死刑复核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形同虚设,导致被告人失去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28.html -
了解详情
。后者诚然没错(据说,少关一个人可以多供4个孩子上希望小学),但前者却并非如此。 本文先排除一个问题的讨论:那就是国家是否有权合法地杀人,也就是死刑的 341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不是有不少人担心废除死刑后将增加无期徒刑从而使成本加大吗? [8]参见黄启波:《寻访死刑二审开庭审理之足迹》,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3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审判量,如果每年都将一审、二审的刑事案件(不包括再审案件)的开庭审理程序分成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其结果必然是要增加大量的诉讼成本,而我国的国力 具体情况先调查犯罪事实,后调查量刑事实。在法庭辩论过程中,可以先辩论定罪问题,后辩论量刑问题。对被告人认罪案件,在核实犯罪事实后,庭审主要围绕量刑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25.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到第五项属于新增加的内容,分别涉及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 重合。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级法院审理的再审案件针对的是二审判决,那么是否允许其以事实不清或程序违法为由发回重审?如果允许,将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提升再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19.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分则的规定,规定对生效裁判提起抗诉从而引发再审是检察监督的一种方式。这就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否可以与抗诉监督的具体方式 二审中形成的。因而再审程序既有对一审的再审,也有对二审的再审。再审是与它们分别对应的,而不是它们的逻辑延伸。其三,上诉权和申请再审权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