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需要指明,就是讨论物权行为不得不考虑关于法律行为的分类问题,德国法以及我国台湾民法对于法律行为依其效力的不同有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之分[8].负担行为,指 并完成交付,到了甲撤销与乙之间合同的第二阶段可以发现,在甲撤销合同以后甲乙之间原来基于占有的公信力而为的合同没有了,自然公信力也谈不上,乙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99.html -
了解详情
的名义与第三人签约的形式。它的分类所涉及的是商事交易的实质内容,即由谁来承担代理人与第三人所签订合同的责任。 在国际商事交易 国际经济合作》1992年9月号 穆勒-菲尔茨(W.Muller-Freienfels).《代理法上的法律关系:代理权与商业上的确定性》.载《美国比较法杂志》.1964年第13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737.html -
了解详情
后期至19世纪中期,在对物权与对人权划分的认识基础上,法国的波蒂埃、德国的萨维尼进一步提出了物权与债权的分类。[24]萨维尼主要是通过客体的区别 即可强制执行而变价受偿。物上执行名义可能是基于法院判决,还可能基于担保合同中所约定的执行条款,这时只要证明抵押权已经到期,并从法院或公证人处获得可执行证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0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分配原则作出规定,而且只是确定了一个大的框架,未对产生合同的事实作进一步分类,也未设置可适用于整个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其美中不足之处。 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确立了举证时限制度,力图在证据交换前实行证据关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05.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也就在所难免;另外,随着国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政策的实施,企业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及下岗、内退、放长假、买断工龄等新型劳动 、加强案前调解,诉前释法,注意分类化解、分类处理。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无论是劳动部门的仲裁环节,还是法院的诉讼环节,都要注意加强案前调解,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62.html -
了解详情
的标准,人们可以对这种法律上的力作不同的分类。其中,力的作用方式是权利分类的标准之一。按照这种标准,权利被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 的共同生活请求权,救济性请求权如名誉权受到侵害一方的赔礼道歉请求权;财产法中的基础性请求权如基于合同有效成立而产生的给付请求权,救济性请求权如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07.html -
了解详情
有时为主观诉讼,例如解释行政合同。由于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分类并不明确,法国行政法院并采取该种分类方法,而是采用传统的分类方法。[26] 《日本行政诉讼 而立法中将其修改为受害人民和公益团体 [41],应是立法者出于谨慎立法的考量。 2008年11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正式出台,作为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24.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的深入,我国现行法律对证据的分类已明显滞后,无法合理定位电子证据。本文认为,证据都是以载体蕴涵的案件事实信息证明案件事实的,因此,我们以载体为依据 ,电子签名必须通过加密解密才能进行,如果取证时将电子合同打印到纸上,那么合同成立与否的认证方法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电子签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电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77.html -
了解详情
连带责任与补充连带责任的分类,有大量判例把补充责任写成是补充连带责任,如最高人民法院在东方公司南宁办事处诉舞阳神公司等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 责任则没有这种主观关联性[11]。我们在坚持普通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区分的同时,要区分其效力。在对外效力上,债权人可以请求全部债务人履行债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04.html -
了解详情
是要确定其属概念,二是要确定其外延,三是要确定是内涵。其属概念取决于该事物的分类地位,内涵取决于外延。因此,要定义概念,首先应确定事物的分类地位和 形式、只反映动态关系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按照合同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在财产流传过程中特定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