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了刑事程序的附属物。加上刑事法官“重刑轻民”之常习已是实践之常态,对附带民事诉讼往往只在刑事审判法庭调查、辩论之后简单了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被害人,“自 问题的意见》、2005年江苏《关于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暂行规定》等,都明确规定用刑事和解的方式解决轻微刑事案件。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有地方在扩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739.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权利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刑事和解的广泛适用也从侧面证明了在行政纠纷解决领域适用调解的正当性。对于起诉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案件,公诉机关可以通过不予 诉讼标的范围内,达成一项和解。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诉讼法第219条规定:当事人就诉讼标的具有处分权并不违反公益者,行政法院不问诉讼程序如何,得随时试行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037.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在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办案活动中认定案件事实,应当以证据为根据。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人民检察院在提起 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活动,严重妨碍诉讼程序正常进行的。 需要对上述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的,可以先行拘留;已交纳保证金的,同时书面通知公安机关没收保证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27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赔偿损失、取得谅解为前提的,当事人双方达成刑事和解的,被羁押人犯新罪和毁灭证据等有碍侦查和诉讼的可能性将大幅下降,一般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无须 监督的经验看,通常以捕后一个月审查一次为宜。主动审查在案件进入公诉、审判环节后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案件在侦查阶段,通常会有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735.html -
了解详情
仅仅规定检察官免于追诉以及法官中止诉讼程序权力;刑法则规定了刑期不超过1年的案件和附加刑为360单位日罚金的案件,如果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加害人 严重的违法行为,而这次要用刑事诉讼法给予其合法化,我认为不合适。还有委员认为:当事人和解就可以从宽处罚,这与刑法基本立法原则相违背,有损国家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于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采用的也是此种模式,其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中设置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侵犯人身权利 作出决定,没有回旋余地,缺乏对嫌疑人履行和解协议的观察督促功能,对于一些在检察机关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后拖延、变更履行义务甚至反悔的当事人也缺乏制度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0.html -
了解详情
为结果。我所设计的诉讼程序改革中的刑事和解,正是该种意义。在审查起诉阶段,通过刑事和解程序,加害人与被害人达成一致的,检察机关对于案件作出不起诉、 义务,检察机关就作出不再予以起诉的决定,诉讼程序终止;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期限内经考察没有履行规定的义务,检察机关就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依法请求法院进行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566.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起诉人员、侦查人员、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对案件事实进行陈述、质证、辩论,作出处理决定的程序。听证使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更具规范性,使检察院的 检察院提请复核。 办案检察机关作出缓起诉决定后,应当由承办案件的公诉部门将缓起诉决定书及案件审结报告逐案报送上级检察机关备案,并由后者指定专人备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0.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上诉权,否则有违刑事诉讼法保障被告人人权的宗旨和精神。从法理上讲,诉讼程序启动的主要标准为当事人(检察机关)的意思表示,口头或书面作为意思表示的两 正义的空间。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并不会改变诉讼构造,案件的公诉性质也并不会因为二审程序的上诉方不是检察机关而改变,即使二审是由被害人上诉启动,但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0.html -
了解详情
。 我认为应该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有这样的例子,据统计全国提起的民事公诉案件已经有200多起[17].虽然目前立法没有 并可在上诉过程中提供证据和发表意见,充分参与到了具体诉讼之中,首席检察官几乎拥有基本当事人的所有诉讼权利。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