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民法典,以平等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为其灵魂,通过赋予所有人无差别的民事主体资格和民事权利能力,通过契约这一体现自由和机会均等的社会联系手段,去组织 固定,浮动抵押权客体便是例证。 2.物权的排他性 根据传统的物权理论,针对同一主体的所有权和所有权之间,针对同一客体的用益物权之间,具有排他性。但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57.html -
了解详情
续的时间限度,也决定了人格权法律保护的时间限度。对于尚未出生(法人尚未注册登记)以获得民事主体资格的胎儿(正在设立中的法人)以及已经死亡而丧失民事 权利人名誉权,这样更有利于规范新闻机构的行为和保护被报道对象的名誉权,只是在民事责任承担上可以作出灵活处理。 5.人格权救济上的完善 《精神解释》对人格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89.html -
了解详情
反思 传统民法理论一般认为,所谓的民事责任能力,是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又称侵权行为能力,并以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无,作为判断 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民法自身理论的发展,这一范式架构的合理性逐渐消退,相反,民事责任能力理论与民法的许多制度和理论产生的矛盾与冲突日益暴露出来。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78.html -
了解详情
被赋予了两种不同含义: 一为抽象意义上的权利能力, 指享受权利, 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在此意义上, 权利能力等同于法律人格; 一为具体意义上的权利能力, 指 论》,中国政法大学1994年版,第64页。 [16]薛刚凌: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检讨兼论全面研究行政组织法的必要性,载于《政法论坛》1998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24.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成为执行当事人。但在执行实践中,由于特定事由的发生,执行依据未曾涉及的民事主体也有可能成为执行当事人,或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这就是执行当事人的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处理的类似案件中,认为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对企业法人资格问题,应当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所作的企业登记为准,不可以注册资金不实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79.html -
了解详情
业主大会和全体业主监督。 由业主组成的业主团体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物业管理条例》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但根据最高院的相关批复( 节 物业管理纠纷的处理 6.2.1处理物业管理纠纷的原则 (1)及时原则 无论是民事争议还是行政争议,由于物业管理纠纷涉及面广,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处理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54.html -
了解详情
中还需进一步讨论。 (1)不当得利情形与侵权情形 过去从属性说通常被拒绝适用于民事合伙,[59]联邦最高法院在多次判决中将双重债务说之适用延伸至不当得利情形 讨论。他从合伙财产出发,结合权利能力之定义,指出可以并应该认可民事合伙之权利主体资格并给予其部分权利能力,以使权利义务关系保持平衡。合伙作为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57.html -
了解详情
团体人格的实现,亦依赖于具体权利的享有。[28] 同样,在行政法上,行政主体概念的关键也在权利能力。无论私法或公法,权利能力大凡包括享有权利、 被赋予了两种不同含义: 一为抽象意义上的权利能力, 指享受权利, 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在此意义上, 权利能力等同于法律人格; 一为具体意义上的权利能力, 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65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结束并办理了工商注销登记后,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法经(2000)23号函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不宜以一方当事人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已丧失民事主体资格为由裁定驳回起诉问题的复函中指出:被吊销营业执照,清算期间,企业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仍然存在。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可以以原告资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50.html -
了解详情
分,关键还在于当事人是否能够理性地运用这项制度。为了给予当事人以选择的机会,《民事证据规定》承认了专家证人的合法性。但是,可以选用专家证人不等于必须选用专家 和经验。因此,对科技手段证明力的比较,会和鉴定主体资格的证明力比较有着紧密联系。 再次,论证过程证明力的比较。在出具司法鉴定结论中,论证过程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9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