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非法占有,指行为人没有法律根据和合理依据对他人 自己的财产,索取受害人应付的债务,不具有抢劫他人财物的犯罪故意。 肯定说认为被告人暴力索债的行为在客观上具有违法性,同时在主观上也就具有了非法占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6.html -
了解详情
。 2、犯罪客体 合同诈骗罪侵害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秩序。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 诈骗与合同纠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的本质区别。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区分两者的关键。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手段是“虚构事实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26.html -
了解详情
应以个人犯罪论处。4、主观特征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刑法理论认为,“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行为实现某种危害 上有其特定性,虽然和我国刑法第266规定的普通诈骗罪一样都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但主要是破坏了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在经济领域中起到了不可替带的桥梁作用,而犯罪分子利用合同实施诈骗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并利用合同这一合法形式规避法律的现象越来越多。为打击这类 签订履行合同中,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的代理行为致使对方当事人财产损失较大的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呢?(1)如果代理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被代理单位名义与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86.html -
了解详情
269条将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可以向抢劫罪转化的规定一方面是由于上述三种侵犯财产的行为客观上存在着使用暴力的可能性,因而有一些国家或地区规定抢劫罪只能是在 性质不同的犯罪。抢劫罪的根本特征就在于行为以暴力(威胁)为后盾,继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情况下犯罪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2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查处贪污行为的关键就在于揭露其虚假性。但行为人推卸财产经管责任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财务管理学和会计学告诉我们,财务管理职能主要是依靠 公共财产的会计指标;二是通过嫁祸他人,使财务所追究的责任人错误;三是利用多人经管的机会非法占有公共财产,致使财务追究的具体责任人不清;四是挪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05.html -
了解详情
不退还或交出的意思,才应认为构成了侵占罪?有的学者认为表示的对象应为“财产的托管人”①;有的学者认为表示的对象应为“财物的所有人”②;有的学者认为表示的对象 对象当然不应限于原物。如果仅限于原物的话,就可能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既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又逃避刑罚惩治的绝好机会,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对侵占罪的惩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64.html -
了解详情
硬要以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角度出发看待非法占有他人遗忘财物行为的性质,非法侵占他人遗忘财物的行为和一般的侵占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又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我国原刑法第127条规定假冒商标罪时却没有明文规定可以包括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1982年商标法也没有明确规定是应该比照刑法第12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7.html -
了解详情
竞争秩序。四、合同诈骗罪的主观要件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行为人主观上如果没有上述诈骗故意,只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 ”地与行为人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义务,交付财物或行为人(或第三人)直接非法占有他人履约而交付的财物。就合同诈骗罪合同的形式和内容看,有两种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而不是财产所有权;最后,从司法实践角度分析,不将主观目的限定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有利于打击金融诈骗活动的。[2] 说观点。这种观点的理由在于:间接故意不存在犯罪目的,而金融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从金融诈骗行为方式来看,诈骗人必须实施欺骗手段。如果行为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4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