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建议既遵循了适用缓刑的原则性规定,又易于在实践中具体操作。 三、缓刑执行的现状 目前,我国缓刑的执行存在着一些问题,法院对缓刑人员一缓了事,没有 缓刑考验作用。据调查,多数法院将缓刑执行通知书送到公安机关,即完成了缓刑的交付执行程序,公安机关由于没有专门的人员对缓刑犯进行监督和管理也没有确定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1.html -
了解详情
管制的时间不能用来折抵刑期。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特定情况下的例外情形,这在我国目前起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超期羁押,二是两规。[31] 对于前者,实质 之间,是否发生刑期折抵,关键看这两个刑罚间是否有特定的牵连关系如已执行的刑罚是否为在其后的程序中的其他刑罚所代替。若被部分或全部代替则发生刑期折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12.html -
了解详情
考察的间接方式进行,这就是缓刑执行,只是这种缓刑执行的强度比被判处刑罚执行强度较轻,但只要通过了缓刑的执行,就可以推定犯罪分子得到了改造。从而达到 的规定。 扩大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对可否适用缓刑的发言权,增加社会参与权,制定适用缓刑的程序规则,设置缓刑听证程序。⑩ 注释: ①刘家琛<刑法(总则)及配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12.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推广。此后,世界各国相继采用。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只是配合公安机关实施监管。目前尚没有对考察的具体操作程序、方法作出统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监督机关设置不合理,监管考察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20.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1)死刑适用程序放宽。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死刑案件核准问题的决定》和1983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对死刑核准权作 的原则。 上述建议既遵循了适用缓刑的原则性规定,又易于在实践中具体操作 。 (三)、缓刑执行的现状 目前,我国缓刑的执行存在着一些问题,法院对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31.html -
了解详情
确立的重要刑罚制度之一,是这一基本的刑事政策在刑罚制度中运用的具体化。 (二)实行缓刑制度的意义 我国的缓刑执行刑罚制度于20多年前从前苏联引进,是 的参与权都置于阳光之下,尽可能杜绝缓刑适用中的腐败与不公。具体如何改进,笔者是想通过完善缓刑适用的程序要件予以解决:缓刑的适用应当由检察机关、当事人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33.html -
了解详情
不再执行,但原罪刑宣告仍然有效,犯罪人属于有犯罪前科之人。保留犯罪记录的缓执行缓刑制度目前也有不少国家采用。例如,现行德国刑法典第56条g第1项规定:“ 执行缓刑在免除刑罚执行的程序上不同,但二者的法律后果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可以将这种缓刑归入保留犯罪记录的缓刑之中。又如,在我国大陆学者的论著中提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36.html -
了解详情
在犯罪时非常富有,否则犯罪人一旦被判了刑(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实刑适用率高,管制、缓刑、罚金等的适用率非常低),即意味着进入监狱服刑,这样就丧失了 职能来看待;三是要协调内部运行机制,解决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脱节问题,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当更多地考虑执行的因素,即对应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和先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95.html -
了解详情
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只有配合公安机关实施监管。目前尚没有对考察的具体操作程序方法作出统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监督机关设置不合理,监管考查没有衡量标准 判决免于刑事处分。法律规定需要判处罚金的,应当一并作出判决。 缓刑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4.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适用于累犯,且仅对轻刑(如35年以下自由刑)予以适用。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许多国家存在着对缓刑的刑期限制趋严、对前科条件放宽的倾向,但 专家对犯罪分子的身心进行鉴别。但当前有关调查主体、调查程序、调查内容、调查结论等制度尚付阙如,如何建立完善以人格调查为基础的再犯预测制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