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继续。侵占行为的完成,则应视为既遂。至于未遂,则应视侵占行为是否完成而定,如果没有完成,则应以未遂论处,如财会人员故意将某笔收款不入帐 的量刑指导意见》 法发[2013]14号(2014年07月31日) (九)职务侵占罪 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5889.html -
了解详情
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工作上的便利并列,表明两者含义有所不同,但都是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条件,但在1997年修订刑法时,删除了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的规定,将 行为应构成盗窃罪,而非职务侵占罪。在今后办理类似案件过程中,要明确区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具体含义,此外,在判断某人是否具有主管、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权利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60.html -
了解详情
上主管、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如果不是利用职务之便,不构成职务侵占罪,而可能构成其它犯罪;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己有,是指侵吞、窃取、 职务犯罪与挪用资金的一个重要标准;数额是否达到较大标准,是衡量罪与非罪的一个指标。 三、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具有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36.html -
了解详情
身份。 (二)从司法实践完善相关主体 探讨劳务工(包括合同工、临时工等)是否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对于司法实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问题的实质其实在于研究 利用 ,单位让其看守工地钢材,是基于充分的信任和职责寄托,因而认定被告构成职务侵占罪定性更为准确。 (二)刑法谦抑性原则 刑法的最高理想是维护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27.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的是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后者则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2017)》一文规定:(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达到数额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316.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的是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后者则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 同属侵犯财物所有权的犯罪,主观方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两罪在犯罪构成上的区别主要是客观方面不同。构成职务侵占罪,客观上首先要求行为人必须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912.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行为,符合票据诈骗罪的特征,这一行为性质不受其利用职务便利的影响;第二种观点认为,张某构成职务侵占罪与票据诈骗罪的想像竞合犯或者法条竞合;第三 却反而不能以金融诈骗罪定罪处罚,只能以最高法定刑为十五年有期徒刑的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这种处理是否显失刑罚的公平?我们认为,我们应当恪守法律规定,罪刑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57.html -
了解详情
,李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作为集装箱车司机,在运输加封的集装箱过程中,只是负责 直接拥有的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这是职务侵占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最大区别。第三,侵犯对象的范围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22.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业务的职务之便将依据合法、有效的合同取得的单位财物占为己有的,构成职务侵占罪。行为人利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交易习惯将从交易方购买的货物占为己有并 名义职务的职务范围不一致时,应以实际职务范围为标准判断行为人是否利用了职务之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与履行职务过程中的非法占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7647.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文件值得关注,分别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关于公司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欺骗等手段非法占有股东股权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理的批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批复的意见》)和《公安部经侦局关于对非法占有他人股权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问题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 《批复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6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