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禁止令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也就是从判决生效之日开始计算。 四、如何如何理解缓刑的考验期?所谓缓刑的考验期,就是缓刑期间,例如判三缓五 ,从积极方面讲,要求服刑人员必须参加相关学习,每月必须不少于8小时,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社区服务,每月不少于8小时。罪犯通过社区矫正,完全到达上述要求的,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77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继续危害社会,已失去了适用缓刑的条件。因此,虽然其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也应比照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另一种意见认为:刑法第七 的违法行为,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也不应撤销缓刑。 二、对此类犯罪分子如果不撤销缓刑在其被拘留、劳动教养期间,缓刑考验期应如何计算? 一种意见认为,此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631.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二年。”增加了一项:有期徒刑的减刑起始时间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第七条 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 不能少于一年。王成律师解读:该条主要规定了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缓刑,但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除外。第十四条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571.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在裁判文书主文部分单独作为一项予以宣告。由于禁止令在性质上属于管制、缓刑的执行监管措施,所以宣告禁止令时不能在裁判文书之外另行制作禁止令文书,而 的区域、场所。第5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人员:(一)未经对方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4.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在裁判文书主文部分单独作为一项予以宣告。由于禁止令在性质上属于管制、缓刑的执行监管措施,所以宣告禁止令时不能在裁判文书之外另行制作禁止令文书,而 的区域、场所。第5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人员:(一)未经对方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40.html -
了解详情
的计算,是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开始计算。[3] 3、缓刑犯的行为规则 根据刑法第75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 ,使得缓刑在宣告之后更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遵守与执行;最后,以缓刑听证程序的设置,可以使缓刑的宣告更加准确而恰当,从形式上体现了公正,为实质上的公正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99.html -
了解详情
的计算,是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开始计算。[3] 3、缓刑犯的行为规则 根据刑法第75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 ,使得缓刑在宣告之后更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遵守与执行;最后,以缓刑听证程序的设置,可以使缓刑的宣告更加准确而恰当,从形式上体现了公正,为实质上的公正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4.html -
了解详情
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期计算,在收容教育结束之后,由社区矫正机关对缓刑犯进行社区矫正。这种解决方案仍然存在漏洞,问题就在于收容教育实际执行期间最多不得超过两 判处缓刑,在收容教育基础上限制加重就存在着处分到极限的情况。这种情形虽然特殊,但是确实客观存在,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也有待于笔者进一步思考。 四、余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9964.html -
了解详情
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期计算,在收容教育结束之后,由社区矫正机关对缓刑犯进行社区矫正。这种解决方案仍然存在漏洞,问题就在于收容教育实际执行期间最多不得超过两 判处缓刑,在收容教育基础上限制加重就存在着处分到极限的情况。这种情形虽然特殊,但是确实客观存在,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也有待于笔者进一步思考。 四、余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5367.html -
了解详情
超过一个月。第十一条对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予减刑。如在缓刑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参照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予以 的,减为无期徒刑后,服刑满三年,可以减刑。第二十三条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第二十四条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