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对于未成年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具有悔罪表现而且被害人又同意刑事和解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刑事和解,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与量刑相关,妥善解决民事 好尺度,正确处理好从轻处罚的酌定性与量刑幅度不具体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附带民事调解的时间保障与刑事审理期限的关系问题。实践证明,刑事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739.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的首要选择;抗战时期,司法机构已经建立了调解机制,将审判与调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民事调解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 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第十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147.html -
了解详情
、多种手段在诉讼外得到解决。我们身边的日本也建立了广泛的民事调解机制,主要途径有法院 调解、行政调解等,其司法改革的目的仍然追求以和结案。 2、多 如果不借助其他资源化解矛盾,大量的审判案件将得不到及时处理,这不仅会影响人民法院的审判质量和效率,还影响司法的社会公信力,还可能影响社会公 平和正义的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89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并未作出具体规定。 200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中也仅对诉讼和解的效力及诉讼和解的方式作出 规定》),其中第四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5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质量风险的顾虑,是磨合制定法与民间习惯的最佳良方。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运用民俗习惯进行调解,应当遵行以下原则: (1)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自愿 是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阐明民俗习惯符合社会道德观念。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民俗习惯符合社会道德观念,也就意味着符合社会公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62.html -
了解详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立案调解的概念、原则 立案调解是指人民法院的立案庭在立案受理民事商事案件后、移送相关业务审判庭审理前,对 最大努力争取当事人的代理人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对哪些经常鼓动当事人拒绝立案调解的代理人,及时与司法行政部门取得联系,并向司法行政部门提出依法处理的司法建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87.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出现故意伤害他人人身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等其他刑事案件的发生。2008年,浦北县人民法院审结各种刑事案件155件,其中故意伤害21件、交通肇事7件、故意杀人3件 原则调解达成的协议,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协议。在民事调解中,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的主张必须进行考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认定。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5.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产权审判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上世纪80年代,著作权和工业产权民事案件分别由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负责,从90年代以来逐步统一由专门审判庭负责。 的再审申请,同时促成当事人之间105件商标争议和侵权案件的一并了结。人民法院积极创新调解方式,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不断完善诉讼与非诉相衔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67.html -
了解详情
,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2、有利于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结果的执行;3、可以减少人民法院诉讼环节,提高工作效率;4、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讼累。因此,在刑事附带民事 空间。客观上促进了不法主义在审判工作中的猖獗之势。这种普遍现象在法院民事调解中存在,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2、实践中一些背离调解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高权性日益淡薄,行政权和公民权日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今日中国,调解制度应当走进行政诉讼。给予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一个交易的平台,不仅有利于行政纠纷的彻底 》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不适用调解。该条确立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制度设计的原因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不同,民事调解是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