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严格,后果就不堪设想,必定会造成滥用错用死刑的恶果。 如今,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刑法修正案来废止13种具体犯罪的死刑,意味着纠正上述错误认识,不再认为人的 新世纪》2010年第35期。 [7] 参见赵秉志:《中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13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94.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各种犯罪尤其是累犯急剧增加,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在犯罪对策上显得无能为力,按照传统的对应于一定犯罪科处一定刑罚的罪刑均衡原则,已解决不了累犯 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28]同样,判断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行为的性质、功能对主体利益是否造成危害而做出评价。 3. 尽可能充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37.html -
了解详情
是在考虑将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化时,应注意其与治安管理处罚和劳动教养的协调;三是在进行刑事法治的改革和思考时,不应局限于狭义的刑法,而应 ,以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 近年来,刑法解释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刑法立法解释和刑法司法解释的界限何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如何加强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8.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绝大多数是一种行为刑法。{22}(P. 110)因此,刑事法律只考虑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而对实施这些行为的人的性格则丝毫不加考虑{23}(P.5 定性、定量分析、解释以及进行各种围绕设定目标进行的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方法上的分析和解释,然后得出结论,形成对策。在犯罪学看来,犯罪现象不过是因为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9.html -
了解详情
。危险犯的这种特点,使其日益成为各,国立法者对付危及公众生命与健康的不法行为的有利工具。从我国刑法来看,危险犯较为集中地出现在公共安全、产品安全等领域的 之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其所带来的危害或危险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在刑事政策的构造之下,刑法的发展很容易日益偏离自由主义的刑法模式,由此而使人们至少面临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11.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制定和实施,这样的刑法便可有效惩治犯罪。在这三角关系中,李斯特倚重刑事政策。[ 11 ]甘雨沛先生曾提出,成立一个具有立法论、适用解释论、行刑论 的立法是否公正,这取决于一种应该被解释成犯罪的行为是否危害到社会的重要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利益。因此,一种犯罪现象在社会上出现,总是首先进入犯罪学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07.html -
了解详情
了新的意义。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中,在严格区分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的界限的同时,根据刑法世轻世重的要求,将一些行为非犯罪化、非刑罚化 较大的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这种刑事司法规律,摸索出与此相对的抵抗对策,从而使犯罪率随着刑事政策的改变而出现较大的波动。[4] (三)缺乏科学性与法制性 刑事政策是极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76.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大小,衡量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在法律规定的刑罚幅度内,判处轻重适度的刑罚,避免畸轻畸重,实现罪责刑的相适应。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和刑事责任的 官员的经济犯罪案件。 四、完善量刑均衡的对策 (一)完善立法和司法解释工作 立法上的均衡量刑,是实现司法量刑均衡的前提。当前在刑事审判实践中,量刑失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1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四、法院对诱惑侦查制约的实践对策 刑法理论界关于诱惑侦查的类型及行为的定性,尽管还存在争议,但主流观点一致认为:诱惑侦查分为犯意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诱惑侦查而实施扩大不同种犯罪行为的,依照本法定罪处罚。 (二)刑事程序法的立法建议 在《刑事诉讼法》侦查一章中,增加诱惑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46.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大小,衡量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在法律规定的刑罚幅度内,判处轻重适度的刑罚,避免畸轻畸重,实现罪责刑的相适应。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和刑事责任的 官员的经济犯罪案件。 四、完善量刑均衡的对策 (一)完善立法和司法解释工作 立法上的均衡量刑,是实现司法量刑均衡的前提。当前在刑事审判实践中,量刑失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