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评价的对象。但是,如果以行为导致了损害后果作为 行为具有违法性的判断标准,这种推理要得以成立,必须具备一系列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社会生活中的人的各种行为 的,因为它既可能被认为具有违法性,也可能被认为不具有违法性。 所以,就其实质而言,一般人格权不能被看作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权利,它其实不过是借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666.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对事实做出认定,法官在认定事实的综合判断中就必然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分析、调查研究等各种努力。 (四)法律真实:相信真相比真相更重要 的确定性,乃是指形式合法性/合法律性(ligality),法律适用的正当性,乃是指实质合法性(legitimacy) 。 [3]苏力: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载苏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658.html -
了解详情
,后代人是一个不断出现的群体,它与当代人组成了一个连续统一体,当代人的权利要求实质上也是后代人的要求,但是,这种权利形态又与当代人的环境权有着差异,因而 、掠夺自然,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使人类的命运更加前途未卜。基于这种现实的推理,唯有求得域际和谐,才能尽可能地延长人类生存于地球上的时间。 为了求得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12.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根据直接证据的内容,不需经过复杂的推理即可直接地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是否发生、是否系犯罪嫌疑人所为。以肖某、 判断进行识别 在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时,都是利用证据与待证事实间实质性关系作为其推理、证明的逻辑基础。怎样从逻辑的角度研究识别证据的相关性呢?一般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58.html -
了解详情
是通过法官的解释确立的。对法律的解释应从其目的和社会效果出发,并以实质正义作为法律价值的取向。[20] 2.事实查明说 司法能动性的外延扩展至法官应当尽一切 上,一般对三段论的大前提刑法罪名的援引即定性问题似乎比较容易把握。其实,事实推理论证过程中的证据性事实、推断性事实、要件事实、(法律)要件已经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5.html -
了解详情
应有的基本品德。它成为法律人的职业特征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联结纽带,成为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核心内容,成为延续法律生命、实现法律价值所必需的具体途径。[ 规范的联想和思维,但并不是从法律条文开始。强调对法律事实认定能力的考查实质上是考查了案件事实取舍过程中的法律思维。 其次,法律思维中逻辑推理的大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2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是严格的证明,其他的证明是自由的证明。[6]对这一论述进行反向推理,似乎就可以得到自由证明就是使用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也未经正式调查程序所进行的 ;涉及某一证据是否存在的证据也可通过自由证明;在自由证明的情况下,从实质上考虑被告人的防御权是重要的。[9]由此可见,法官在进行自由证明时,依然也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85.html -
了解详情
。而没有透彻全面的理解,就不可能在法律正义和社会正义、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之间架设畅行无阻的桥梁。 中国程序法明文规定公检法机关相互分工、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 ),这种平衡完全是主体间性的:也就是说,各个公民都把每个其他公民的推理和论据考虑在内了。[22]因此,命令式执法需要与立基于以人为本的互动式执法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05.html -
了解详情
更是刑事科学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法学方法论必须包涵预设性的演绎推理的逻辑前提,必然体现研究者本人的思想意识与价值立场。[10](P109-111)而 方法论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刑事科学法学方法论之原理的学术立场可分别从形式与实质两个方面来认识。从形式上看,这种学术立场表现为一种分析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2.html -
了解详情
更是刑事科学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法学方法论必须包涵预设性的演绎推理的逻辑前提,必然体现研究者本人的思想意识与价值立场。[10](P109-111)而 方法论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刑事科学法学方法论之原理的学术立场可分别从形式与实质两个方面来认识。从形式上看,这种学术立场表现为一种分析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