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因素:(1)该行为是否对他人人身、土地或动产具有高度危险性;(2)因该行为产生损害的机率是否很大;(3)通过合理的注意是否能避免这一危险;(4)该行为是否 全面的一般条款立法模式。德国是特别立法模式的典范,无论在《德国民法典》,还是《德国损害赔偿法》都未确立危险责任适用的一般原则,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167.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论析。一、我国民法学界关于人格权立法模式的争议我国学者在关于如何设计我国民法典之人格权的模式时,存在重大争议。主要存在如下观点:(一)人格权独立说这种观点 “权利”来对待。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的规定:“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和自由、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61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制裁,规定过错造成他人损害负侵权责任。至《德国民法典》,则清楚地意识到侵权责任是否产生,其核心因素不在于行为人有无过错,而在于其 /292915020.html,更新日期:2007年10月7日。 [13] 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4期。 [14] 就侵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285.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以及债权性基础行为。物权法的核心是以处分权为中心的抽象所有权,称之为所有权的绝对性、抽象性或者完整性 (Absolutheit, Abstraktheit, Totalitat)。《德国民法典》中的所有权概念不再采用侧重功能划分、与家庭关系纠缠在一起、不具有流动性的日耳曼法中的所有权制度,而采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926.html -
了解详情
买权人偿还(《德国民法典》第1102条)。 2.预告登记的方案 与物权登记方案不同,预告登记的方案将先买权纳入预告登记之中,进而产生对抗力,这是 .,2009,3,S.29,21,280. {25}参见(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下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页7107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140.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法》第34、35条构成特殊规范。该解释方案在价值判断上和德国法方案并无太大区别,不同的仅是规范实现方式。同时,本文的 ,985,Rn.60.; MnchKomm/Medicus,985, Rn.22.需要说明的是,《德国民法典》第987条以下条款所产生的请求权被称为从请求权,确定的是一种法定债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193.html -
了解详情
人格权概念的内涵,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具体来说,为了适应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引入,德国民法理论上发展出了一个独特的,被叫做框架性权利(Rahmenrecht)的权利 违法性,也就是说必须是违法地损害《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所规定的法益,才会导致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产生。虽然违法性要件是侵权责任的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666.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法律上的人格要素,成为人格权保护的客体。 四、胎儿具有部分权利能力 在《德国民法典》立法时,就得到建议,要求将已经存在的生命事实通过法律规则去接纳 受保护的任务,(私法上)必须部分地类推适用法律关于胎儿保护的规定,因而产生了胎儿的限制权利能力的结果。[51] 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实际上也确认了胎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813.html -
了解详情
的损害,从而因受害人之痛苦而感到之痛苦,而是一种由于受害人生命权的丧失而产生的折射,关心的是因受害人生命权之丧失而对这些第三人所造成之痛苦, 非物质损害之领域只有当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要求作出相关的赔偿,因而现行德国民法典虽然没有作出这方面的规定,但并不表示在将来不可以作出这方面的规定,因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698.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旅游合同中的,还是因为当事人约定而产生的,基本上集中于合同领域。根据《德国民法典》第253条第1款的规定,对合同当事人之外他人 合同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对于违反合同而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46]同注[1],第466-477页。 [47]OLG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4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