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权力,并不能主动地行使,只有当检察院将刑事案件起诉至法院后,法院才能启动审判程序。与起诉权在实体内容上分为定权请求权与量刑请求权相适应,法院的审判程序 办案的效果。因此,对数罪并罚案件,一般可以仅对每个个罪提出量刑建议,而不对应执行的刑罚提出量刑建议。当然,如果检察机关认为有把握,也可对应执行的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92.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是存在于刑事诉讼中,而实施法律监督的范围,不限于刑事诉讼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的各个诉讼阶段,还包括民事审判活动、行政诉讼活动和监狱等法定 无罪之人,由此决定了与量刑相关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则与定罪阶段有所不同。第四,克服重定罪、轻量刑之观念的必要。目前的量刑实践中,存在参与欠缺、流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5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问题。当然,立法虽然没有废除,但通过司法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死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备而不用的刑罚。[13]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对于论罪该杀,但被告人具有法定 ,有的行为人虽然收受了贿赂,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非法的利益,所办之事仍然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没有造成其他损失,危害性相对要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34.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问题。当然,立法虽然没有废除,但通过司法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死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备而不用的刑罚。[13]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对于论罪该杀,但被告人具有法定 ,有的行为人虽然收受了贿赂,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非法的利益,所办之事仍然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没有造成其他损失,危害性相对要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390.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的绝对依附地位, 不再仅仅作为裁判活动的自然结果而存在,而成为承继交付执行的实际执行,即行刑不 再局限于程序意义,而是更为注重实体效果,因此就具有 适应的裁判主体保障机制。裁判权使用领域的扩张带来 的是裁判权力的扩大,而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是司法的特殊属性尚未被人们特别是决策 者普遍认同,法院行政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84.html -
了解详情
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孟广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针对此案,无论法学界还是受其引导的社会舆论,都普遍认为这是我国辩诉交易第一案,由此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而在传统诉讼中,无论是在侦查、起诉阶段,还是在审判、执行阶段,或者是以公共利益为主导,或者以被告人利益为中心,至于被害人的利益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75.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其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现行法规规定的社区矫正措施种类太少。目前,属于社区矫正范畴的刑种和行刑方式只有管制 、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和监外执行 ,适用数量不多。(3)在社区矫正的管理机制方面.缺乏专门的社区矫正执行机关和专业的矫正工作人员。(4)适用社区矫正的程序不完善,监督机制也不健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11.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将特别累犯仍局限于危害国家安全罪,这一因袭忽视了国内外犯罪形势的变化,不能适应我国目前打击某些犯罪累犯的现实需要。法律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其应 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然而,修订后的1997年刑法增加了累犯不得假释的规定,即不管累犯人在刑罚执行中表现如何,都不得假释。显然,1997年《刑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43.html -
了解详情
合意制度化的理论前提:控辩平等、分权制衡、程序主体性等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确立和全面制度化,并提出: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结构尚未从实质上确立控辩平等、分权 检察官实为刑事诉讼全程主宰者,只要检察官在侦查、起诉裁量、公诉莅庭、刑罚执行等任何一环刑事诉讼程序,有故意怠忽职责或滥用职权之情事,刑事正义之实现即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95.html -
了解详情
如下的身份:罪犯、假释犯、缓刑犯、囚犯。而恢复正义重在解决谁受到了犯罪的侵害?他们受到了何种损失?他们如何才能恢复这种损失?恢复正义理论旨在重塑一个 调解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遍布全国城乡各厂矿、企业、居委会、村委会,共有人民调解人员800余万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