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所犯罪名不同的情形,还包括一方构成犯罪而另一方不构成犯罪的情形。 对合犯的共犯问题主要有:对合犯是否具有共同犯罪的属性,对具有共犯属性的 《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9页。 [9] 姜伟:《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页。 [10] 谢彤:《对合犯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85.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4](P363);第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妻子都是共同实行犯。其理由是尽管妻子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不是也无法利用自己职务上 ,那么,这个结论是否与笔者坚持的通说观点相矛盾?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在这种情况下,丙与甲、乙并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2.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一致。有些州认为只要存在一方被告人指控另一方共同被告人犯罪时,就构成敌对状态;有些州则明确指出,当一个共同犯罪被告人陈述时,同时会受到检察官、其他共同 的情形,公诉人是可以合并指控上述数项犯罪的。判断数名被告人之间是否具备关联性,一般是以他们的罪行是否属于共同犯罪作为衡量标准。不过,如果数名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64.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实行犯)这是没有争议的,争议之处在于我国是否规定了帮助犯。通说认为,我国刑法第27条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是从犯的规定,就是帮助犯的 达到刑事法定年龄、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与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构成共同犯罪,而只能单独成立间接正犯,这种主张存在致命的缺陷;不仅不符个间接正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5.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实行犯)这是没有争议的,争议之处在于我国是否规定了帮助犯。通说认为,我国刑法第27条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是从犯的规定,就是帮助犯的 达到刑事法定年龄、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与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构成共同犯罪,而只能单独成立间接正犯,这种主张存在致命的缺陷;不仅不符个间接正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16.html -
了解详情
会构成上述犯罪,但若其教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或与其共同行医或进行节育手术,是否构成上述犯罪的共犯? 日本判例认为,医生加功于非医生非法行医的,不适用第 责任阻却身份的人。 若认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与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其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将责任阻却身份看成了一种违法阻却身份,将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9.html -
了解详情
。 共同犯罪人如果承担过限行为的民事责任,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取决于是否构成共同侵权,因果关系同样是其必要的基础。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二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 [2]参见冯英菊著:《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51153页。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09.html -
了解详情
后种情形,也有不存在其他积极参加者的情形,这两种情形在我国都是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我国刑法规定的聚众斗殴罪就属于后种情形。 2、从刑法谦抑性的 发生斗殴以及危害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一般而言,在聚众斗殴罪中可认定为共同犯罪的情形,首要分子是否为主犯,学界向来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主犯不都是首要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24.html -
了解详情
支思维路线,构成不纯正亲手犯。在A、B、C、D四支思想路线中,如果在是否构成间接正犯的事实上和事实或规范上的两个语词上,从法律演变的角度来看,事实上 行为的他人提供助力的人。帮助行为人与被帮助的他人,对于犯罪行为并无共同行为决意,亦不具功能性之犯罪支配,故不构成共同正犯。(林山田:《刑法通论》(下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3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结果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就可以认定构成受贿罪共犯。 在认定受贿罪共同犯罪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条件:(1)犯罪主体为二人以上,并且其中至少一人为国家 共犯。但若国家工作人员事后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了利益的,家属则构成受贿罪共犯。笔者认为,认定家属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的关键点在于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