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由民事审判庭审理时,由于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标准不同,刑事诉讼采用排除合理怀疑的原则,要求证据确实、充分;而民事诉讼 。刑诉法的解释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八十六条第(五)项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6.html -
了解详情
作一个论述: (一)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的是说服责任及其原因。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源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但因为两种诉讼程序性质、形式和特征存有诸多不同,民事 。《若干解释》第27条第3项将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赋予了原告。该项规定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9.html -
了解详情
与结果都大不一样,甚至相反,因此,法学界公认证明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的脊梁。一、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制度的反思 。(一)我国未真正建立起现代证明责任 ,法律出版社出版,2002年11月第一版。④范光亮,《论我国现代诉讼证明的逻辑构成与价值取向兼谈诉讼证明的基本原则》,2004年《现代法学》专刊。⑤毕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3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恶意对他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进行违法犯罪告发,起诉或告发的事实被证明不成立,并且给被起诉者,被告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 、行政诉讼法学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蔡颖雯:论恶意诉讼的侵权责任,载《青岛远洋船员学报》2004年第3期。 [12]笔者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01.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没有经过签署,或者在当事人有争议的签署未得到确认前,该文书是没有证据能力的。对于签署的认定,在我国民事诉讼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致使在签署上 2)不能因当事人否认签署而轻率否定文书的证据能力。私文书的真实性应当由文书提出方承担证明责任,因此,对于签署真实的证明责任也应当由提出人承担。但是,完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44.html -
了解详情
的改革,也要强化控方举证责任,强化司法机关的证明职责。两大诉讼的进行,从每一诉讼主体,到每一诉讼行为,凡是对证据的运用,都涉及到证明的要 基本问题》 台湾教育部1982年出版靳建丽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问题初探》《河南社会科学》02年第三期 萨仁《论优势证据证明标准》《法律适用月刊》2002年/6总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296.html -
了解详情
打证据,亦即在法律规则明确的前提下,法律事实的证明与确定是最终诉讼结果成败的关键。在此方面,民事习惯具有重要的证明功能。民事习惯之所以具有法律事实的证明功能 当然,法国判例也曾肯定了与法律相反之习惯法规则的存在。如以连带责任的承担为例,其在商事方面属原则性的,尽管《法国民法典》规定,在明确协议之外,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58.html -
了解详情
论述的方便,笔者在文中主要在民事诉讼意义上论述证明责任。但其中的许多结论对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也是适用的。 ** 霍海红(1979-),吉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139。 〔10〕 [德]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页2。 〔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64.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设定质权提供了渠道,通过背书的形式设定质权,质权人可以减轻质权存在的证明责任、可以受到抗辩切断制度的保护等更有力的保护,进而可以更好地保障债权 》第47条规定:因票据质权人以质押票据再行背书质押或者背书转让引起纠纷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背书行为无效。从效果上观之,产生了与日内瓦统一票据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99.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举证责任),讨论结果意义、客观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声音十分微弱。参见李祖军:《民事诉讼法学论点要览》 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 第277——284页 [6] 罗森贝克著,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第64页 [7] 参见吕立秋:《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