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贷款的人非法骗取贷款并不归还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对共同实施以诈骗方法骗款行为将会造成何种程度的危害结果,虽然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但他们的 损失提起民事诉讼的,受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审理。这为被害人能对贷款诈骗犯罪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提供了依据。四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2.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条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 )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17.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不致于漏罪,指控中不得不适用其他罪名加以变通。例如,单位主体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因为分则罪名的设立未设置单位犯罪,在司法实践中,以合同诈骗罪认定。 年举办的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审判研讨会会议材料。 [30]参见《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持续高发 涉案金额达4.4亿元》,http://news.qq.co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57.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二者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 ③。刑法修改前,合同诈骗作为诈骗罪的表现形式之一被涵盖于诈骗罪之中,1997年刑法修订时,才将其从诈骗罪 的名义、与不同的对象签订书面或口头的合同骗购货物,可见,虽然在数次诈骗行为过程中,吴来泉主观上均有以签订、履行合同的形式骗取他人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9.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达到产生或加强错误认识的程度,也就难以证明诈骗行为与交付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就难以证明诈骗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就无法证明诈骗罪的 的使用权和占有权转移给行为人的目的,所以应该认定行为人具有交付意思,应该认定为诈骗。 例十,ATM机虚假取款案件。 在此类案件中,行为人属于错误指令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09.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而言是选择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即只要行为人实施其中任何一种方式的诈骗行为致使他人(受骗者)陷入或者继续维持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都可能构成诈骗罪 。[8] 综上所述,无论本案行为人所使用的军车牌真与假,其骗免通行费的行为都可以构成诈骗罪。 四、本案行为人并不构成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 有学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44.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法院也进行了相应的审理程序。经审理,法院往往认为:案件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犯罪,应该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此时经常出现的情形是:由于对以 而是认为应该从物权法基本原理出发,从犯罪对象的不同特点上准确把握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和其主观目的。对于如何界定非法占有,如何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36.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这种排斥关系。这种排斥关系还意味着:在行为属于特别法条所意欲规范的行为类型时,具有排斥普通法适用的可能性。换言之,特别法条的制定目的在于替代普通 不构成保险诈骗罪,当然可以按照诈骗罪定罪。这和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实施保险诈骗行为,骗取财物4000元,不构成保险诈骗罪,也不能按照诈骗罪定罪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0.html -
了解详情
于维护金融管理秩序,如果要求所有金融诈骗罪具备非法占有目的,则对于占用型的金融诈骗行为就不能以犯罪论处,这不符合立法精神。③ (二)非法占有目的是金融诈骗罪的 诈骗罪就属于目的犯。所谓目的犯,是以具有超过客观要素的一定主观目的的行为为必要的犯罪。④ 根据德日刑法学理论,目的犯可以分为两类:断绝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82.html -
了解详情
的场合,着手的标志是行为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而与被害人建立金融交易关系的行为;在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场合,行为人就虚构的保险标的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 损失的保险事故或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等,就属于已经着手实行保险诈骗行为,显然会使保险诈骗罪的着手过于提前,从而扩大保险诈骗罪的处罚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