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依不完全履行的规定请求损害赔偿。当然,有些合同上的义务,究竟属于给付义务还是附随义务尚有争论。 附随义务与从给付义务存在争论,德国通说认为,应 原则,抽象出合同缔结、履行、消灭三个阶段当事人始终应当照顾、保护相对方人身、财产利益的共性,但是三者之间的差异仍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义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82.html -
了解详情
问世,这其中既有前人的学术继承,也有今人的理论创新。但是冷静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的观点还是停留在前人的学术水平上。那么究竟什么是物权行为,物权行为的 ,推定其合法有此权利,受让人与让与人从事动产交易时,也就无需调查对方就用于交易的动产有无所有权或处分权。因为占有具有公信力,所以受让人只要善意地信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99.html -
了解详情
安排时考虑的一方主体,平衡了二者的地位,并在权利义务方面对行政相对方亦有一定的倾斜。但是由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以及行政主体所拥有的特权,如果仅停留在行政 再发达,也不可能把作为公法的行政法之理念与私法理念等同,行政法的理念还是应当体现自身的特性。我们在1995年曾撰文提出行政法的服务和保权观念,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79.html -
了解详情
元新台币,将创下台湾最大规模的团体赔偿金额。 水污染事件目前虽暂告一段落,但是高雄市政府认为为维护140万市民的权益,必须政策性向水公司提出求偿,并 评述。 1、惩罚性赔偿违背私法的补偿性质。 在大陆法系,无论是侵权损害赔偿,还是违约损害赔偿,其基本的功能,就是补偿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的受害人因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71.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刑法第316条),它随着行驶开始就作为完成的犯罪而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但是只要酒后驾车持续着,这种犯罪就没有结束。{10}第四种观点认为:继续犯 趋于稳定的社会关系的破坏。 拐骗儿童罪的法益到底是被拐骗儿童的人身自由,还是被拐骗儿童的监护人的监护权,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在我国刑法理论界还缺乏深入的探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67.html -
了解详情
敲诈勒索罪的概念中,没有明确地把暴力作为敲诈勒索罪的手段行为,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还是认可了低度暴力或者轻微暴力可以成为敲诈勒索罪的手段行为。之所以在 以恐吓为手段使得被害人感到畏惧,并基于被害人的意思将财物或财产性利益转移至对方的处分(交付)行为。[17] 因此,被害人到底是在丧失意志自由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1.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只要受骗人事实上具有处分被害人财产的权限,或者处于可以处分被害人财产的地位,对方的行为也成立诈骗罪。⒀在实际生活中,要对某物行使处分行为,处分行为人要么 B进行登记的义务,该履行登记的义务就是一种处理事务的行为,但是,这种事务究竟是A的事务还是B的事务?平野龙一认为,登记义务人即抵押人的任务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4.html -
了解详情
将财物非法据为单位或者第三人占有。至于将财物非法占有之后是用于个人消费还是 用于发展生产、为职工解决福利待遇等用途,并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 对于非法 合同义务对行为人来说尚处于朦胧的状态,如果后来行为人通过合 同约定取得了对方财物,但是没有机会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也没有履行合同的积极行 为,这时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6.html -
了解详情
敲诈勒索罪的概念中,没有明确地把暴力作为敲诈勒索罪的手段行为,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还是认可了低度暴力或者轻微暴力可以成为敲诈勒索罪的手段行为。之所以在 以恐吓为手段使得被害人感到畏惧,并基于被害人的意思将财物或财产性利益转移至对方的处分(交付)行为。[17] 因此,被害人到底是在丧失意志自由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2.html -
了解详情
人权、尊重正当的法律程序的发展目标。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推断:第一,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中,法院对电子窃听问题都是十分关注的。严格限制和禁止对他人进行电子 ,这种纠纷在录制者与被录制之间达成和解的可能性比较大,事后还有可能得到对方的追认。但是对秘密监听来说,是绝对不可能被追认的。正相反,更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