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认为首先要看在整个共同犯罪中不作为与犯罪结果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还应考虑不作为人的主观内容,即其是以正犯的意思直接追求结果 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⒆转引自郭君勋著:《刑法案例总则》,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536-537页。 ⒇转引自吴玉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01.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结果必须与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诊疗护理有必然的联系,即两者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否则,即使医务人员有严重的违章行为,而没有上述危害结果发生; 自己的民事乃至刑事责任。我国在医疗实践中早就有信赖原则适用于医药分离的案例,当时法院主要是 根据习惯裁判,实际上是朴素的信赖原则发酵的结果。198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34.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点,因交通肇事致人重伤与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例也尤为常见,其危害性、社会影响更为严重。因此,除了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 ”,而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受害人的死亡必须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造成的。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44.html -
了解详情
有认识过失,或「实质违法性认识」与「法禁止的认识」,多委由法院自由心证--认定因果关系与主观要件是否该当本为法院之职权。知名的英美法学者即认为,法院判决必须 。李惠宗着,《行政罚法之理论与案例》,元照出版(2005年6月初版1刷)。林东茂着,《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年4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05.html -
了解详情
也难免破产,这就需要国家建立赔偿基金,需要借助于社会救助,还有环境保护等等这些案例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社会救助这个功能将会在侵权法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也可以看到侵权法已经向救济法方向迅速发展,就是要强化对受害人的救济。为了强化对受害人的救济已经把传统的因果关系等等这些理论已经突破了,因为这里面因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92.html -
了解详情
之后,被害人仍然上访、申诉,社会矛盾仍然没有彻底化解。而符合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程序正义的刑事诉讼程序,由于仅仅关注被害人复仇的欲望,忽略了被害人获得赔偿 却难以推导出价值判断。经验事实的存在与该事实的价值正当性问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我们发现了刑讯逼供事实的存在,我们可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13.html -
了解详情
上对这些犯罪规定得比较简单,需要从法理上进行分析,并参考借鉴外国刑法规定。综上:在【案例二】中,马某向本人索要财物,因此排除绑架罪。那么,【 是值得讨论的)。抢劫由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构成的,而且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敲诈勒索也是由两个行为构成的:手段行为敲诈,敲诈和抢劫的当场使用暴力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6.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不包括一般的行人在内。但从司法实践来看,不乏因行人违章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由于对司法解释的理解存在差异,以至在司法实践中对非交通驾驶人员或指挥 其他介入因素对事故的发生起同等作用时,违章行为同严重危害后果之间也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其肇事行为亦构成犯罪。至于肇事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仅起次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174.html -
了解详情
开来,才能恰当认定。 上述四个案例中的医疗行为构成(间接)故意行为的具体理由如下: 1、从刑事法学理论分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所谓故意,是指明知 患者主动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以及损害后果与医务人员的过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申请司法鉴定,并提供相关证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赔偿的责任主体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02.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法院(Courdecassation)民事部判决(S.1892.1.505,D.1894.1.561)就是以因果关系为判决根据的。因A船、B船两船长的过误而船相撞, 。”我们认为这一规定是值得商榷的。在实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引起争论的案例。例如典型的就有重庆“烟灰缸伤人”案,行人被高楼抛下的烟灰缸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