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对市场之平衡,恢复市场的正常体系,最终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意思自治。因此,消费者政策之性质不属以国家对市场经济之宏观调控或者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进行行政管制 消费者合同权利的实现及其权利救济方式与一般民事主体并无本质的区别,其依据的法律规范均为合同法。所不同的是,虽然消费者合同的性质仍脱离不了私法自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88.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机制条例》,该条例赋予了企业14项经营自主权,并规定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加强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该法条例从整体上确认了政府和企业之间指导和被指导之间的 另一个极端,构筑了密切的官民关系,其实就是以微观的交际规范来替代取消宏观的理性的即事的法律规范。其结果可能出现类似韦伯所说的家长制支配的情形。 官僚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98.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土地管理法,立法初衷是为当时活跃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提供制度保障,健全政府宏观调控。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一阵颠簸,这一宗旨最终被扭曲为政府对 在于: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集体土地使用权上市流转;健全土地法律体系,实现了立法与行政正义,保护农民的财产权;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城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3.html -
了解详情
乡土农村的冲突与转化,立足于依法治国的大前提,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民间法调控的范围、缺陷以及民间法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 国家法 民间法 对恃 整合 可以这么说 中的种种交易或者交换活动给以精确的规定,我们得承认社会结构存在弹性空间,法律规范存在着真空区域,因而民间法的存在能弥补现行国家法的不足; (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1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有必要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适当限度的管理。但民事法律法规关系到公民和企业的民事权利义务的享有和负担,关系到 作了规定,但考虑到现行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已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产权法体系,并考虑到知识产权法具有变动性,不宜规定在民法典。因此,民法典不设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04.html -
了解详情
的商品经济。这种平面型商品经济要求的主要是保障当事人自由、自主地从事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调整;而主旨功能正合这一要求的民法,遂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一 以达实质上的利益平衡和社会公正。平衡协调原则贯彻于经济法的整个体系之中。在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中,预算基本平衡原则、信贷基本平衡原则、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8.html -
了解详情
生产、经营及产品信息的义务,以改变信息偏在问题;运用税法、金融法及其它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引导经济人的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一致,力图使市场在微观和宏观都有序 的作用机理和功能,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互为优缺点。法律是一种外在性规范,而道德是一种已被内部化的规范;法律规范不可能也不应该覆盖人的行为的方方面面,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3.html -
了解详情
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从事不正当竞争。可见,法律规范给予经营者的价格授权是极其广泛的,这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又 和社会对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的规范和监督,确保市场竞争有序健康地进行。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加强有效的宏观调控,坚决避免和克服盲目重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7.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实践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作一合理设计。 法律从整体上说应是一个内在和谐的规范体系,其本身在制定和适用上也遵循着 。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客观上要求加强政府的宏观和微观管理,但是政府主导不等于单纯的行政指挥和长官的决策。这就需要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2.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的政府预算才算确立。[1]预算制度就是社会成员参与和监督国家财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立宪政治的历史可以说是现代预算制度的成立史。[2] 我国的《预算法 分为预算内、预算外。这种双轨制运行既违背了预算的完整性原则,又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由于对预算外资金缺乏监督和制约,使预算外资金演变为部门利益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