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脑,皇宫相府各司其职。[2]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权。因为,虽然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掌 进行公司化改造、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厂长负责制与法人治理结构的效率关系,正是统合型宪政体制与制衡型宪政体制效率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表面上看,统合型的宪政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51.html -
了解详情
,汉代法律明确禁止商人做官,另外一个方面,商人们千方百计与政客勾结,谋求政治上的富贵,形成所谓不合理和投机性,或者说主要通过强力获利,尤其通过掠夺获利的资本主义 ,且以法治主义为目的,而在实践中,根本就不存在着民主和法治的根基,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样,宪政政体与法治不存在着内在的和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81.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的逻辑示意图进一步抽象化,可得图3.现在我们对在权力关系网的拓扑结构中进行博弈的各种可能性在作些具体的分析。例如第(1)种方案是启动正式的审查程序 的民主的正统性与法律专业水平取得适当均衡,排除来自某一特定权力的干扰,避免确定人选过程中的片面性和任意性。宪政委员会必须在有四分之三以上成员出席的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4.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运行制度和弹性社会控制制度。社会政治制度的非宪政安顿,使得它们均成为某种形式的极权专制政体。政党的民主集中制投射在国家政治结构中转换为国家 人民共和国史》,下卷,第三部分“文化大革命及其后果”以及第四部分“共产党统治下的生活和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27参见蒋介石:《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05.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转化使用走进权利时代过程中的积极要素,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并改进权利体系和权利救济。 关键词 根本法则 宪政 宪法效力 宪法渊源 权力体制 权利保护 引言 要树立人权观念。作为一种从超验权威、平等人格和本性自由的观念结构里生长出来的道德权利、普遍权利和反抗权利[48],人权有一些作为法定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4.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判决、民间习俗都不算数。宪政原理告诉我们,国家税收直接关系到对纳税人的自由和财产权的限制或剥夺,与刑法中的罪刑法理相一致,凡涉及 在“转变观念”、“多渠道增加收入”、“工业化问题”、“调整农业结构”、“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些具体的政策问题上打转,而把问题的根源忽略掉,使那些问题成为“伪问题”,永远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把次要规则区别于那些对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的道德原则,且人们可以预期,一项规则在规范等级结构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和它的稳定性成正比。 3. 基本规范的持久性 意见。文中如仍有任何不当之处,当然由笔者自己负责。 [2] 陈独秀:《宪政与孔教》,载《新青年》,1916年11月1日。 [3] 李大钊:《孔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html -
了解详情
宪主义的含义,学术界有较大的分歧,主要表现在立宪主义究竟是一种政治形态还是一种学说和观念,英语中指代宪政的词汇是constitutionalism或者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从词汇学意义来看,前者指立宪主义,而后者指宪法政治或者立宪政体。[1] 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919.html -
了解详情
在近代传入我国时,宪法文化强调权力制衡、人权保障的基本精神被宗法文化所消弭。宪法强调权力制衡的结构设计无法得以真正的实现,宪法秩序始终无法得以建立。尽管近代中国 的强盛为目的,而忽视其他国家价值,是潜存于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并反映在中国的宪政文化中。它是中国思想者们取舍自由价值和功用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45.html -
了解详情
对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各种联合发文[24]的归总当属此列。 尽管对中国宪法的政治性与生存性阐释可能由于缺少宪法规范的成分,导致政治的凸显与宪政规范意涵 的组成部分;之所以看重中国宪法序言,是因为宪法序言在中国宪法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49]。如果从这种问题意识出发,就中国宪法序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9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