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目的。 行为人明知自己以虚假的事实和证据提起民事诉讼可能导致法院对被害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作出错误处分,但其希望并不遗余力地追求 的视角扩大到包括金融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的整体,则完全有理由认为立法者实际上认可诈骗罪中被骗人与被害人不一致的情况。我国刑法第193条票据诈骗罪冒用他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0.html -
了解详情
及于一切第三人。此即为《德国民事诉讼法》第325条关于判决既判力的主观范围的扩大规定{7}。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382条第1款规定,就婚姻 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在检察官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时,检察官虽然负有告知义务,但作为法院,应该与检察官紧密合作,充分行使诉讼指挥权,以尽早地用最恰当的方式实施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做法,是因为考虑《物权法》规定的特殊之处。无论在德国民法第873条还是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758条的规定,都是强调基于法律行为产生的物权变动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之义务者,不在其内。[16]根据民事诉讼理论,法院的判决有给付判决、确权判决与形成判决之分。给付判决是指法院认可原告请求的存在,令被告履行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28.html -
了解详情
简易审判方式,由此拉开了由法官单独审判刑事案件的序幕。[13]而在民事诉讼领域,随着法院在选任陪审员时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陪审团审判案件的范围也在 革命法制和审判[M].赵涵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125. [6] 这一点正如我国台湾学者陈朴生所言:盖证据,千态万种,其价值亦各有差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41.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目的。 行为人明知自己以虚假的事实和证据提起民事诉讼可能导致法院对被害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作出错误处分,但其希望并不遗余力地追求 的视角扩大到包括金融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的整体,则完全有理由认为立法者实际上认可诈骗罪中被骗人与被害人不一致的情况。我国刑法第193条票据诈骗罪冒用他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312.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目的。 行为人明知自己以虚假的事实和证据提起民事诉讼可能导致法院对被害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作出错误处分,但其希望并不遗余力地追求 诈欺得利罪的手段。 [11] 总的来说,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在大陆法系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并非十分困难的事情,反对诉讼欺诈行为构成诈骗罪的学者只是极少数。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74.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当然这并不妨碍规范说仍然是目前大陆法系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主导学说,在德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规范说一直在实务界具有支配地位。 。因为,一方面,从损失发生到受害人得到补偿要耗费大量成本(包括当事人的成本和法院的成本),而且即使如此,由于证据等其它因素也未必能完全得到补偿;另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64.html -
了解详情
第644条及第678条规定:“保险人已知或因过失不知时,不得解除。”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2条有关“危险增加或及危险发生”的“通知义务之免除”规定应类推 责任险,被判对恶信负责的保险人必须支付全部判决数额、超过保险金额的部分、(有时)精神损害赔偿甚至惩罚性赔偿。加拿大的情况类似美国。英国法院完全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675.html -
了解详情
要经本人同意,还要经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许可。律师申请调查权问题,许多检察机关和法院不予理睬。凡此种种,辩护律师的调查权很难落实。(3)律师同被告人的会见 “既判力排除规则”,即适用“一事不再理”的一些例外或补救措施。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对于“既判力”的排除规则,规定了以下三种情形:“(一)回复原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对民事案件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主持下,诉讼当事人双方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以终结诉讼活动的一种结案方式。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一种诉讼活动, 之前,作为独立的调解程序,以日本、台湾为代表;一种为调审分离式,把法院调解程序从审判程序中分离出来,作为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另一种诉讼方式,以美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