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对法院职权调查证据的程序基本未规定,不符合现代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要求,需进行程序规制。 二、法院职权调查证据的正当性基础 法院 ,明确法院开启职权调查证据程序的条件,法院职权调查证据只应作为一种补充不能轻易开启。公诉方必须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达到证明标准,之后法院才可以对次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5.html -
了解详情
三,提供技术规范,即行政规定为行政机关处理案件、认定事实提供技术性标准。基于行政一体化和行政层级的组织原则,行政规定在行政系统内部具有约束力,通过实施,取得外部化 也有形式和实质之分:其效力的形式来源是规范,包括法律或有权机关的授权与认可、制定主体的权威性以及制定程序的正当性,其实质来源则是价值和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46.html -
了解详情
遵循严格的权力授予规则(即无法律则无行政规则)。 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民众对政府服务监督的正当性(并非基于宪法的赋权),以及民众有权 ,正当程序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呢?总的来说,确保公正实现的必要条件都应当成为正当程序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的正当程序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1)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48.html -
了解详情
某种联结点,使其统一到法治秩序之中,这种联结点就是程序的正当性,即行政调解协议的达成必须遵守正当程序。 从我国现行行政调解制度来看,尽管现行法规范以及其他 版,第178页。 [3]参见[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242页。 [4]参见杨建顺:《新世纪中国行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699.html -
了解详情
亦应当包括了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只是在考虑到不同证据种类的形成与收集程序的关系差异而以不同的标准加以区别对待。 2.证据规则 台湾学者李学灯在其《证据法 对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和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仍予采用,虽然可以为某个案实质真实提供便利,但却是以牺牲程序的正当性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14.html -
了解详情
好地实现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新法第1条)的立法目的。 (一)价值层面的正当性以公平为价值支撑 均等的机会,是为机会平等。 (二)实践层面上的必要性 一项法律制度的建构,不仅要有价值上的正当性,而且要在实践中有其必然性,否则将极大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40.html -
了解详情
之外。其理论基础在于如果违背诉讼程序的阶段性而导致程序本身的紊乱,必然影响程序的正当性,而程序的正当性则是审判公开进行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7] 证据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否则承担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17]日本于1995年修改了民事诉讼法,确立了三种准备程序。准备程序的期日由准备法官指定。准备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可以对社会整体产生正当化效果。[5] 程序保障的支柱性内容 程序的自治性。前文对程序特征的论说已经表明,程序参与者在依据事实和法律解决纠纷时置身于一个 的积极能动作用,并由此为诉讼结果的正当性赋予前提性的根据。程序的自治性集中体现了司法现代化的要素,即尊重人的尊严之指导原理性及国民之法主体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5.html -
了解详情
;其二,要求董事对法人的债权人负责的正当性是否充分。关于法人本质论的意义,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法人本质论是历史的陈迹,在法律上的意义不大,只具有学术 。从而,法律仍旧是建基在法理之上的规范机制,蕴含着正当性内核,成为人们遵从、评价的标准。 可见,要求董事对公司债权人负责将会使上述各方或各层面的状况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89.html -
了解详情
。 此外,目的论对司法实践也并非完全无能为力。目的论可以为法官的法律解释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而在成文法不甚完善的国家,这种指导在某些时候显得更为重要。目的论的这 证据,并且由相信是公正无私的法官进行了慎重地审理,所以对结果的不满也就失去了客观的依据而只得接受。[15]同时,程序的正当性也是使审判机关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