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实证主义哲学的普遍接受使通向专政的道路更加平坦,我们现在要谈论的问题是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哈特教授将这种信念看作是所有对实证主义的指责中最让人不能容忍的 标准情形。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这一例子和对于法律忠诚的理想有什么关系。假设我是一个法官,有两个人因违反此项法规而被带到我的面前。第一个是一位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75.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不是所有的制度如此,但收容遣送制度恰恰是如此,其核心问题是人有没有权利不妨碍他人在自己的国家自由流动?法律人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如果回答是肯定 力以前的著作看,苏力的部门法见解与国内部门法学界的学术共同体格格不入,实际上这也没有关系,完全可以在对同行们进行一种入乎其内并且出乎其外的批评之后,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27.html -
了解详情
突围的途径:对于新闻记者来讲,在没有具体规范的情况下使用隐性采访方式是对其法律素质的考验,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法律界线,将极有可能越位有关法律法规甚至违法。 包括一些不该播出的内容。为此高枫提出严重抗议:我想告诉所有的歌手和DJ,不应该用这种揭露他人隐私、伤害别人的方式作节目,歌手也不应该继续保持沉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55.html -
了解详情
选用词语的规范,模糊了事实争议。4.伦理感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在促使或者帮助一个人作出判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感情会引导和加强注意力……提供动力、培养直觉、 打击,采取绝育措施是保护她的最好办法,在判决意见中,法官并没有深入讨论有没有办法使珍尼特学会诸如避孕等有关性方面的知识,而是断然认为“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5.html -
了解详情
取证”或“策略取证”之类较为中性的称谓。笔者试以下图表明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诱惑侦查侦查陷阱策略取证陷阱取证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也就是说,在刑事和民事案件 认为,“陷阱”是“诱惑或鼓动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手段”,应尽可能避免。可见,“陷阱”的定义本身就包含了一种价值取向。判断侦查行为有没有构成“陷阱”,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6.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 “失败的朋友” 的原理,即使是你要求这个普通人不要告诉他人,这个普通人也不能假设为遵守诺言;已经公开了的信息不再视为秘密。因此,只要是电话号码,就应当 。目的是为了保守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保护特殊人群。五是通过法官和陪审员的道德自律。这虽然没有具体的措施,但法院会要求有裁判权的法官和陪审员在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86.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处理并没有利害关系,不宜列为第三人。如房产商所交楼房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房产商所交楼房严重缩水,可认为银行受损与房产商的违约行为有直接联系, 等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此时应特别强调借款人收入的稳定性,逐步实现对个人住房贷款申请人资信调查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四、作好房屋按揭贷款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5.html -
了解详情
动机,而且单个的经济人“实际上并没有增进公共利益的打算”④,所以,一些经营者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不惜滥用经济权利和自由,在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中满足 是个体势力的日益壮大,经营者的个体行为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就日渐密切,个体行为更具有社会层面的意义。其非理性行为有时影响的不仅仅是与其发生交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92.html -
了解详情
,它仅仅提供了物权关系的消极信息,人们借此只能信赖无公示即无物权变动-不存在与公示相反的权利关系,而不能借由公示信赖有物权变动,即不能 的时效制度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这种体系性,时效的完成,一方面权利人丧失权利,另一方面他人取得权利,从而将权利的消灭与取得统一起来,使其不致在权利人丧失权利的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6.html -
了解详情
新闻事实的来源,这是新闻传播过程的第一环节,没有新闻来源就不能形成新闻报道。提供事实材料和信息者,有公民、法人、人民团体、国家机关等。有些撰稿人自身就是 曾有不同观点。如有人认为,新闻工作者履行的是职务行为,不是个人行为,它与新闻机构是隶属关系,因此应由新闻机构承担民事责任。新闻记者只对新闻机构负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