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的案件中,定罪、量刑问题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先后进行,并无主次之分。但实践中,定罪事实的审理占据了庭审的大部分时间,而审理量刑问题时法庭因时间、精力等 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52页。 {11}参见陈瑞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81.html -
了解详情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实践中,有些公安司法机关将律师串供归为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之列 案件的指定管辖制度,实为一种缺憾,应当对此予以规定。(二)律师伪证案件的立案程序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律师伪证案件规定特别的程序,而实践中有些侦控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48.html -
了解详情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实践中,有些公安司法机关将律师串供归为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之列 案件的指定管辖制度,实为一种缺憾,应当对此予以规定。 (二)律师伪证案件的立案程序 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律师伪证案件规定特别的程序,而实践中有些侦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38.html -
了解详情
少年儿童去危害社会一样,因为他们毕竟年幼无知。 4.如何正确理解“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实践中对“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产生困惑的根本原因在于,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被害人最好的补偿和安慰。”苏力教授在评判强奸案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私了的案例时指出:“农民的规避国家制定法而偏好私了并不必定是一种不懂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38.html -
了解详情
的少年儿童去危害社会一样,因为他们毕竟年幼无知。 4.如何正确理解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实践中对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产生困惑的根本原因在于,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条件的罪犯,就应果断宣告缓刑。 结 语 司法解决社会纠纷需要讲究对策。通过博弈论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缓刑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对策论方法,缓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63.html -
了解详情
的少年儿童去危害社会一样,因为他们毕竟年幼无知。 4.如何正确理解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实践中对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产生困惑的根本原因在于,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条件的罪犯,就应果断宣告缓刑。 结 语 司法解决社会纠纷需要讲究对策。通过博弈论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缓刑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对策论方法,缓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62.html -
了解详情
与欧洲大陆法体系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其法治原则和理念以及司法实践虽保留了自己的某些传统,但实际上更趋于接近,一些基本的法治准则 的生动体现。相反,全然不允许公民不服从和良知抗议的法律制度显然存在着重要的缺陷。(出处:雅典学园网站) 注释: [1]Lon L.Fuller, The Morality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81.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强调刑法的一成不变。由于刑法自身存在这种不灵活性和滞后性的缺陷,为了应对不同时期国家控制犯罪、预防犯罪的需要,便催生了刑事政策这门学科 与发展,将政策精神渗透到法律解释中去,从而进一步推动刑法的立法、司法和执行。从司法实践活动来看,刑事政策对刑事司法的基本价值导向作用更加明显,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927.html -
了解详情
,行贿案件为数不多,这对于遏制腐败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应考虑对我国《刑法》中关于行贿罪的定罪和量刑上加大处罚力度。 (三)贿赂犯罪中的 这些制度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因此,努力使党内制度与国家法律相衔接,适时将经过实践检验、适应形势发展的党内制度转换为国家法律法规,增强约束力和强制力,将是反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844.html -
了解详情
及损害赔偿实现的需要;尽管可以充分实现刑罚的惩罚正义但难以使犯罪人真正良心发现;实践中司法资源严重不足但同时案件又积压成疾。而且,尽管现行的刑事法制只赋予并确认了 览》中所收大量的私和人命、私和奸事案例来看,更可知案件的私和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司法调解的存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