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仍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何为本人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该罪的犯罪数额如何认定,该罪是否存在自首等等,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惩处腐败,意义 在逃等原因,司法机关无法查实,又无法找到其他相关证据证明构成其他犯罪,就可以认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如果能够证明确实属于违纪所得,如过年期间收受下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71.html -
了解详情
分为三种情况,并对其中的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重点是如何理解集体决策 两个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共同挪用公款的,当然构成挪用公款罪的 ,其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7月8日实施的《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18.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应如何认定呢?有的学者认为,已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北京市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7] 齐明:《转化型抢劫罪认定问题之探讨》,《甘肃政治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月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37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所承认[7]。而国家工作人员教唆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索贿行为如何认定?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自不待言,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单独构成犯罪,但又 从犯或胁从犯的地位。 ㈢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索取贿赂行为的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工作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20.html -
了解详情
与个别成员甚至全体成员进行过研究,形成所谓集体决策。对这种集体挪用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对集体挪用行为应当依据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符合其同 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案件,对此应当如何认定,各共犯的刑事责任又应当如何确定,司法实践中均不无异议。⑦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2.html -
了解详情
、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合同诈骗罪使合同诈骗罪及其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合同成为侵犯他方当事人财物的不法手段,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 局限,难以查证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而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那么,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呢?笔者认为,在处理具体案件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24.html -
了解详情
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2001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专门通过了《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这个《解释》共两条,第一条 能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困扰着司法实务。目前,对于立法解释中以个人名义如何理解和把握,有人认为,只要单位负责人或者其他责任人员超出职权范围或者逃避财务监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59.html -
了解详情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的认定问题 二、贪污罪的对象问题 1、问题的提出 2、支持上述论点的理由 论文摘要 管理财物的人员。这一解释面对我国日益增多的混合经济组织形式,没有正面回答如何认定其财产权属问题,而从主体身份界定是否成立贪污罪。由于不再强调要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1.html -
了解详情
罪数问题、共犯问题)作了剖析,以期有助于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此罪的认定 [关键词]合同诈骗 犯罪构成特征 非法占有目的 罪数 共犯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以合同为 的局限,难以查证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而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那么,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呢?笔者认为,在处理具体案件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74.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准物权具备了物权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成为物权时,如何认定,以及认定的标准和范围﹑种类等等,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认为除了准物权 两岸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之后,不禁发现,中国大陆对于物权法的立法当中,不论结果如何,目标就是在于制定出一部真正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物权法。 草案的条文可以归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6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