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害人予以赔偿的和解模式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并非无根之木。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 身份就显得多余,因此,调停人并非不可或缺的刑事和解主体。 [15]根据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7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 [16]但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1.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包括:(1)获取行政违法造成公共利益严重损害信息的权能,该权能主要通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控告、检举和申诉的受理,借助舆论监督发现有关应当提起行政公诉的 逮捕的决定权,由法院对职务犯罪案件行使批捕权,不违背宪法关于由检察机关和法院有权行使逮捕权的规定。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追诉程序所要遵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案件适用和调与民事调解的双重性 我国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种当初因行政权的不可处分性而不能调解的规定,随着行政审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继出台,使我国调解制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735.html -
了解详情
本法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做符合《国家赔偿法》立法的本意吗?从实质上看《行政诉讼法》中的规定只是司法审查的标准,在范围上是小于实体法对行政行为的要求的, 存在的,依据《宪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的精神损害依法是可以得到赔偿的,只是在《国家赔偿法》中关于赔偿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认识,没有明确规定受害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69.html -
了解详情
内及时审结; 4、当事人情绪激动、态度偏激,经做大量工作调解安抚仍旧不断上访申诉,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无法在审限内及时审结; 5、案件在本地区乃至全国 。 [2]关于审限的规定包括了一审、二审、再审、涉外、海事及特别程序等各方面,规定较为全面。但对于民事一审审限延长理由的规定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41.html -
了解详情
一、引言 为了弥补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得过于原则、简单的缺失,为了满足诉讼实务中规范当事人和法官运用证据的行为的需要,为了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民事 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不超过两次。最后一次证据交换之日举证时限便届满。 从《证据规定》关于 证据交换的规定看,它具有与国外审前准备程序相同的功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76.html -
了解详情
和次数的限制。法律应当严格限制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比照民事诉讼的两年申诉时效,可以规定对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在判决生效 后两年内提起有效,超过两年则不 事实的证据存在严重矛盾的。5适用法律上的错误,对此各国刑事诉讼法未做具体规 定,结合我国司法实际,主要指违反刑法关于犯罪构成的规定、违反追诉期限规定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26.html -
了解详情
时限;困境与出路 【写作年份】2005年 【正文】 一、引言为了弥补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得过于原则、简单的缺失,为了满足诉讼实务中规范当事人和法官运用证据的行为 情况而定,但一般不超过两次。最后一次证据交换之日举证时限便届满。 从《证据规定》关于证据交换的规定看,它具有与国外审前准备程序相同的功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01.html -
了解详情
案卷。但被害人是否享有上述权利,在刑事诉讼法上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并不允许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查阅案卷。刑事被害人在整个刑事 将起诉书同时也送达被害人,法律未作出明确规定,等等。 2、缺乏救助性规定。目前,我国没有关于对刑事被害人实行救助性的法律法规,也未建立国家补偿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3.html -
了解详情
群众的内部纠纷,并在建国初期得到发展。在1991年我国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实施前的时间时里,调解是审理民事纠纷的主要主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判方式的 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协商,在法律中没有限制性规定的,调解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说明,有的行政行为使行政机关有较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