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处。 2、就合法行为能力这一概念而言, 应是指一种民事主体在行为之前即应具有之“能力”或“资格”。而行为合法与否,则必待行为发生之后始能依法律 应当能将所有的情况包括进去。但“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的划分实际上并不能将所有民事行为的类型涵盖进去,它无法解决有效行为与无效行为、效力不能确定行为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9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休息权等等),因其并非根据民法产生,故不属人格权范围,即使受到民事侵害,也无法获得民法保护。 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检讨关于“人格”的现有法律理论 和空壳化(原本包含各种身份要素的人格之实质内容被抽空,嬗变为单纯的民事主体资格即所谓权利能力),指出了人格的此种裂变与团体人格的创设以及德国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23.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的民法典,以平等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为其灵魂,通过赋予所有人无差别的民事主体资格和民事权利能力,通过契约这一体现自由和机会均等的社会联系手段,去组织 固定,浮动抵押权客体便是例证。 2.物权的排他性 根据传统的物权理论,针对同一主体的所有权和所有权之间,针对同一客体的用益物权之间,具有排他性。但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85.html -
了解详情
建设,都有重要作用”(国发[1982]108号文件)。1988年,旨在确认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依然强调,要“建立企业法人登记档案和登记统计制度 管理的影响,实行层层审批,多头登记;其次将企业民事主体资格的确认与营业资格的政府监管混同,强调主体资格确认过程中的层层把关,严格审查;再次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5.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一方非法定免责事由违约造成损失的,另一方依法有权请求违约赔偿,属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范围。土地出让转让社会关系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土地出让合同是基于 凭自愿、出让方不能利用行政职权强迫命令受让方签订出让合同;出让方只能以平等民事主体资格出现,而不能以管理者与相对人的不平等身份出现。出让双方在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21.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委托或按照经政府批准的章程管理或参与管理某些社会公共事务,被称为“准行政主体”、“类行政组织”或“行政机关以外的行政组织”。因此,现代意义的行政组织,是指 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机关以民事主体资格参与民事活动时,它就不是行政主体,而是“机关法人”。因此,严格地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19.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组织和社会组织。行政机关,是指依照宪法和行政机关组织法设立并同时取得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组织。行政机构,是指设置于行政机关内部的、通过授权方式取得行政 当其以国家名义行使公共权力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当行政机关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是民事主体。即行政主体不是一个恒定的称谓。这样看来,即使像国务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0.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或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从而成为国际法的主体。endprint还有学者通过列举方式认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标志是:有能力保持外交关系、缔结国际条约并可 为个人规定了不从事灭绝种族行为和种族隔离行为的义务。《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也为个人规定了核损害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又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507.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所确定的原则,在依法保障民事主体人身权益的同时,注意深入了解互联网行业的运行规律、正确把握互联网技术的特征,妥善处理 。要以当事人是否获得其他替代性基本生活保障为重要考量因素,慎重认定其权利主体资格的丧失,依法保护妇女、儿童以及农民工等群体的合法权益。41、同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92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主体应为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的项目部,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而实际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仍将未办理营业执照的项目部作为被告或第 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及时侦破,以最大化地保护自己的权利。 (七)加强对民事合同纠纷案中项目部案件的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涉及项目部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4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