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为侵害的利益。目前世界各国对法益的保护中,一条比较通行的方法是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对法益损害加以保护。(一)以制裁违反 明确的法律规范作为依据、请求对方履行时应该具有确切的请求权基础。因此,那种过于概括的立法规定无法适应司法实践的要求。分析法学是在法国注释法学和德国概念法学的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69.html -
了解详情
完善民法和知识产权法,在立法中确立保护知识产权的请求权基础(Anspruchsgrundlage)[66].二、请求权体系在实例中的运用在德国,“当今流行最广的案例分析方法, 《外国法译评》,1999,4.[27]杜颖:《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差止请求权》,载于《外国法译评》,1999,4.[28]杜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15.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及其结果的区分原则》、《物权法的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反思》、《从几个典型案例看民法基本理论的更新》这些文章中都使用过,这个事例能够很好地说明把握这一点 受人就不能像出卖人主张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对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作如下的分析。(1)买卖合同订立时,标的物是否必须已经产生呢?不一定,标的没有成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5.html -
了解详情
顺序时,自应依其规定。实际上,由于物权制度关涉人类的基本生活秩序,各种物权类型的设计都有其特别的立法政策取向,故而对于物权相互间发生冲突时何者应优先 的权利则为债权,所以按照“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民法原理,债权人应当先行使担保物权。参见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物权篇)》,法律出版社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3.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从严。由于《解释》对上述问题没有规定,因此人民法院只能仍以以前的案例、或以往的经验确定。应当说,对于适用《解释》“新法”,除今后最高人民法院有新 计算。上述规定是《解释》长期以来各地法院在实务中的基本作法,以及《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总结归纳。至于赔偿方法基本是分期给付与一次性给付两种。分期给付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6.html -
了解详情
以条件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不动产物权公示方法,分析,考量,条件论 引言:反思与建构的基点 不动产物权公示制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不动产物权公示的 的前瞻性,实质上就是立恶法,某种意义上就是发明一种只能被束之高阁的精美摆设。下面的案例足以彰显这一问题:某甲预购某乙在村宅基地上所建房物,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78.html -
了解详情
版,第16页。 [126] Esser,aso.s.87f.转引自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88页 的内容基本上是婚姻、亲属等内容,而关于财产法的内容修改很少。同时,该民法典的基本结构、立法精神并没有改变。 [141]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2.html -
了解详情
是科学的,值得我们借鉴,但不必照搬德国民法典的请求权体系,而应在继受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变革。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民法典中不规定物权请求权,新的请求权 了,有学者认为恢复名誉(民法通则称“恢复名誉”,民国时期的民法典称“回复名誉”)是债。以下是王泽鉴先生针对台湾一个案例的分析。“回复名誉之适当处分。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私法效力”问题所牵涉的我国宪法的基本政治理念、宪法规范、社会现实以及特殊的体制架构逐一进行分析,进而在宪法与民法的“科际整合”的大背景下提出问题的 国行政》,元照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页162. [47] 可以与齐玉苓案比较的案例是1998年王春立等诉民族饭店一案。民族饭店职工王春立等16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1.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页起。)。不过现实案例中很少有判令具体履行的,因为:⒈在大多数案件中,诉讼结束时再考虑具体履行已经太迟;⒉ 各自的认识论基础,英美法重视对法律规范的经济分析,而大陆法重视其中的道德观念的分析。 将诚实信用作为民法中的基本原则,使我们进一步想问:法律究竟在多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24.html -
了解详情